肋骨翻转成形术治疗慢性脓胸
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 250013
约20%的慢性脓胸需采用胸廓成形术治疗,术后造成的胸壁软化、脊柱侧弯等影响心肺功能,降低生活质量,造成社会劳动力的极大浪费。饿哦们自1989年10月~1992年12月采用肋骨翻转成形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2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山东省胸科医院胸外科王传庆
临床资料
男21例,女3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4岁。结核性脓胸23例,化脓性脓胸1例。全脓胸15例,局限性脓胸9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13例,有混合感染5例。术前均经过6个月以上的规则联合抗结核治疗,8例行胸腔闭式引流。
手术方法
健侧卧位,后外侧切口,沿脓腔中心的下一肋间进胸。清除脓腔内脓液、干酪坏死物和新芽组织、探查肺质量、脓腔大小和支气管胸膜瘘所在。以锐匙搔刮脏层胸膜,干纱布揩为粗糙面,修补支气管胸膜瘘,注意完全闭合引流支气管,必要时可折叠缝合或肋间肌瓣填充,分别一石炭酸、碘酊、酒精反复消毒整个脓腔,以求达到彻底洁净,若脏层纤维板增厚明显,肺膨胀严重受限,则网状划开脏层胸膜,但千万不能损伤肺实质。根据脓腔的大小、部位,恰当选择肋骨横断点,剥脱骨衣1~2cm,横断后以每两条肋骨为一组,保留中间的肋间神经束,将其自下而上翻转180°,医用不锈钢丝或10﹟丝线交叉固定,每上移一个肋间,肋骨断去0.5~1.0cm,以适合胸廓下大上小的特点,同时根据脓腔大小适当修剪肋骨长度达到尽可能消灭脓腔。生理盐水反复冲洗,5%甲硝唑溶液或5%小苏打浸泡30分钟,置低位引流管,彻底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术后给予8.0~10.0kPa局部持续加压包扎4周。
结果
24例全部临床治愈,无胸腔内感染和胸腔积液,切口愈合良好,胸片示脓腔完全闭合,B超未发现残腔,术后平均住院32.4天,明显短于标准胸改组的68.1天。全部随访3~6年,胸壁无软化,脊柱无侧弯,分别于术后6个月~18个月恢复原工作,无肺心病表现。
讨论
消灭脓腔、清除感染、恢复肺功能是脓胸治疗的基本原则,任何方法都必须三者兼顾。慢性脓胸的脓腔大部分位于侧胸壁下方,两层胸膜明显增厚,压迫肺膨胀和限制呼吸运动。近代病理学和细菌学研究结果表明,增厚的纤维层内几乎没有结核菌存活,被压迫的不张肺内也多无结核菌,而干酪肉芽层中则有结核菌分布。这些特点,使我们在手术时先清除脓液和干酪坏死物,以锐匙反复搔刮胸膜,彻底清洁肉芽组织,以石炭酸、碘酊均匀涂布,杀灭残存的结核菌,干纱布揩为粗糙面,使血运丰富,促进愈合,5%甲硝唑浸泡可减少感染。超过脓腔返折的肋骨翻转,利用肋骨的自然弯曲来达到消灭脓腔的目的,使固有胸壁的污染面和洁净面相间排列,保留了良好的血液循环,利于组织愈合。对于脏层纤维板增厚明显者行网状切开,可促进
肺的代偿性膨胀。
本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重建了胸廓的骨结构;胸壁改型小,不出现脊柱侧弯和胸壁软化,心肺功能影响小,不致发肺心病,较好的保持了胸廓的完整性,为社会保护了劳动力。手术一次完成,不必分期进行,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轻。
体会
1. 彻底清洁,顺序进行,不留死角,术毕纱布摩擦使创面新鲜;
2. 严密修补支气管胸膜瘘,能否完全闭合支气管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术中可用微刮匙将引流支气管内膜刮除1cm,形成瘢痕愈合;
3.对增厚的脏层纤维板作网状切开时勿伤及肺实质,以免形成新的支气管胸膜瘘;
4. 根据脓腔大小位置恰当选择肋骨的横断点,务必超过脓腔返折,否则会遗留晓得残腔造成复发;
5. 注意保护肋间血管,尤其在剥脱骨衣时,由于结合病人多有肋骨辐辏现象,可有选择的去除1~2条,以免翻转后太拥挤而影响效果。止血要彻底但不能过分,预防肩胛下腔引流不昌,以减少局部感染;
6.术后加压包扎以局部为主,压力8.0~10.0kPa最为合适,既使胸壁组织和脏层纤维板贴合紧密,更有效地消灭残腔,又不致使组织因压力过高而缺血坏死;
7. 术后应继续强力联合规则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预防复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