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咽部异感症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0-28 00:19:07 浏览次数:1595

1 拼音yān bù yì gǎn zhèng

2 概述咽异感症中国医学称为梅核气,早在隋朝就有类似此病的记载,其病症状犹如梅核阻塞咽喉。目前临床上,常将咽异感症一词用以泛指除疼痛外的各种咽部异常感觉,如幻觉、球塞感、蚁行感等,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患者大多数为中年人,以女性较多见,因为咽喉部异物感,怀疑肿瘤就医者不在少数。在某些肿瘤的早期,如环后癌、食道上段癌,可有咽喉部异物感的症状,如对其缺乏警惕性,容易误诊。因此,诊断咽异感应详细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3 诊断此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应仔细倾听主诉,详细了解发病经过、生活、工作环境及可能的诱因等。一般讲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感觉常有固定部位,而异物感部位不确定者并非皆为精神因素所致。对有邻近病变者可行X线摄片及食道钡餐检查。根据病史、症状、检查的全部资料仔细加以分析,排除隐蔽在咽部、颈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后,方可诊断为咽异感症。

4 治疗措施

以病因治疗为主。对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病人应进行耐心的解释,使其了解病情,去掉不必要的顾虑,配合药物治疗,或用暗示治疗。戒除烟酒,应用中医中药,如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散结除痰的药物。或用针灸、穴位封闭等治疗。药物治疗可用镇静剂、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治疗。

5 病因学咽部神经支配极为丰富,感觉和运动神经主要来自咽后壁的咽丛,含有迷走、舌咽、副神经和预交感神经的分支,此外尚有三叉神经第二支、舌咽神经等直接分布于咽部,故咽部感觉极为灵敏。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也可通过神经的反向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感觉。故咽异感症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致病因素繁多,有些因素容易被发现,如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因素,冷热、电流、气压等物理因素和机械损伤及化学因素等。此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本病,如情绪波动及长期过度紧张疲劳等所引起的神经官能症,有时器质性疾病与精神因素同时存在,构成复杂的病因,可分为局部、全身和精神体质三个方面。

鼻部及鼻咽部疾病如鼻窦炎咽炎。喉部疾病如喉上神经炎、风湿性环杓关节炎、会厌囊肿、会厌形态异常、喉软骨膜炎、血管神经性喉水肿、环咽肌及咽下缩肌痉挛等。食管疾病如食管痉挛、憩室、失弛缓症、早期恶性肿瘤、外伤性食道炎、返流性食道炎、贲门痉挛、横膈裂孔疝等。颈部疾病如颈部肿块、管、淋巴结炎、甲舌囊肿、甲状腺炎症、肿瘤及其他如牙病、耳病、颈症侯群、舌咽神经痛、颈动脉炎等,均可引起本病。其中有人认为横膈裂孔疝是咽喉部梗阻感最重要的邻近病变,Malcomson(1968)分析7年来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的440例患者,其中307例(70%)诉有喉咽部梗阻感的病人中,发现横膈裂孔疝者104例(34%),裂孔疝经治疗后,咽喉部梗阻感症状逐渐消失。返流性食管炎可导致咽喉部梗阻感,由于酸性液刺激食管,可使其运动功能紊乱,经制酸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早期上段食管癌有咽喉部异物感或梗阻感,进食时症状更为明显,而咽异感症却与之相反,平时虽有异物样感觉,但在吞咽时并无自觉症状。

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对于咽异感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如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恐癌症、癔病及焦虑、抑制状态等。

医务工作者对病人的异常感觉解释不当或不仔细,未消除病人的疑虑或做过多的检查、治疗,引起病人的疑虑也可导致本意。

中医学很重视情态致病,认为“梅核气”是由于七情郁结,痰滞气阻喉中或伴有肝胃不和所致。“如梅核梗塞,咽这不下,吐之不出,遇情态忧郁则更甚,心情愉快则见轻”。这充分说明了精神因素对本病的作用6 临床表现

病人常能指明咽异部位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以喉咽部较多,咽部可感到似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树叶、发丝、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也有的感到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以上感觉在病人做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咽痛。症状常随病人情绪起伏波动,异常感觉也可随时改变。

咽异感症病人,局部病变往往不明显或较轻微,凡遇症状与体征不符的病人,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在咽部表现的症状,仔细检查鼻咽、口咽、喉咽及颈部有无粘膜充血肿胀、增生、干燥、萎缩、瘢痕、有无畸形、淋巴结肿大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