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嗑食过硬坚果易导致中老年人牙隐裂

发布日期:2014-10-07 17:30:36 浏览次数:1600

大家平时开酒瓶、吃核桃、嗑瓜子等,要注意使用工具,不能盲目使用牙齿,以防牙隐裂,如果出现牙隐裂情况,需及时就医。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但它也会经不住经常嗑瓜子、咬核桃等考验,出现牙隐裂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主任林正梅指出,嗑食过硬坚果,特别容易导致中老年人牙隐裂。而年轻人用牙齿开啤酒瓶也是导致牙隐裂的罪魁祸首。因此,专家强调,虽然牙齿坚硬,但它也是需要保护的,千万不要把牙齿当成工具用。一旦有牙隐裂的症状,很有可能会诱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

医生,我的牙一直很好,可这几天总感觉右边的大牙一咬就疼,不知是咋回事。原来,大概是一周前,李伯在家吃榛子的时候,没有找到钳子,就用大牙去咬,吃了几个之后,感觉牙有点痛,当时没有在意,之后牙齿一直不能受力,吃青菜也会痛。医生通过一番检查后,发现了问题所在李伯的右下颌第二磨牙(大牙)有隐裂,而且引发了急性根尖周炎。

林正梅说,牙隐裂又称不全牙裂或牙微裂,是牙冠表面的非生理性细小裂纹,是临床上多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牙病。牙隐裂的裂纹常深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发现牙隐裂多发于中老年人,而且常常是在有外力作用,比如用牙齿咬硬物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是因为人在进入中年期后,牙齿因为长期磨耗边缘变得锐利,同时牙齿中的有机质含量变脆,在强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崩解、开裂。

很多年轻人喜欢用牙开啤酒瓶盖,显得潇洒豪迈,殊不知那就是导致牙隐裂的罪魁祸首,林正梅教授说,嗑食榛子、松子等带壳坚果,啃食骨头,吃饭咬到沙子等等,都是导致牙隐裂的重要原因。 隐裂多发生于磨牙(即大牙),如果仅仅发生在牙釉质部分,患者往往没有感觉;等深入到牙本质,就会引发牙疼;裂到牙髓部位,就会引发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引发剧烈疼痛。牙隐裂伴发牙髓炎之后的疼痛表现为有咬合痛、冷热刺激痛、夜间痛、自发痛、放射痛和不定位痛。而急性根尖周炎,因为局部组织肿胀、渗出,患者常常感觉牙齿变长。

值得注意的是,牙隐裂往往不是肉眼能够看见的,需要医生使用显微镜、染色等方法进行专业检查。很多患者一侧牙不适、疼痛,也不及时就医,往往会使用对侧牙来咀嚼食物,最后延误病情导致损害加深。林正梅指出:牙齿隐裂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诊断越早,经过适当治疗,保留牙齿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非常表浅的裂纹,可以将其磨去,然后直接用树脂材料填充。如果裂到牙髓部位的,就需要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然后再做一个烤瓷的牙冠把患牙整个包起来。如果裂纹深到龈下甚至根尖,会反复发生根尖周炎,导致牙周破坏,那就只有拔除了。这说明,牙隐裂是会持续发展的,一开始只是一个小裂缝,最后可能会发展到整颗牙都裂掉。

通过上述内容介绍,希望大家平时注意使用开瓶器、钳子等工具,保护好牙齿,预防牙隐裂。

呼吸内科:感冒支气管肺炎慢性肺炎消化内科:小儿厌食慢性胃炎阑尾炎心胸外科:心肌病动脉硬化心律失常肛肠外科:肠扭转蛲虫病肠梗阻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宫颈息肉男性疾病:包皮过长阳痿前列腺增生儿科疾病:小儿多动症小儿肥胖手足口病五官疾病:角膜病鼻出血口腔溃疡

头部症状:脑膜刺激征鼻溢液视力障碍四肢症状:关节疼痛雷诺现象杵状指(趾)胸部症状:心脏杂音心脏震颤心脏增大腹部症状:肝肿大腹泻腹部肿块腰部症状:急性肾衰竭多尿肾病综合征颈部症状:吞咽困难肩痛甲状腺肿生殖部位:性早熟盆腔肿块闭经皮肤症状:指甲异常色素异常疱疹

内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医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院男科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医院:南宁市长江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儿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五官科医院:中山大学东华医院南昌第三医院肿瘤科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生殖科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辽宁妇幼保健院

肝胆胰用药 呼吸系统类 抗寄生虫类 解热镇痛类 抗过敏用药 抗结核及麻风类 抗菌消炎类 清热解毒 神经系统类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生素及营养类 胃肠疾病类 心脑血管类 泌尿系统类 免疫功能调节 内分泌及代谢类 血液疾病类 补益安神 耳鼻喉用药 眼科用药 皮肤用药 抗肿瘤药 其它类

不育不孕科 传染科 儿科 妇产科 急诊科 精神心理科 老年科 理疗科 内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健康 体检科 外科 五官科 整形科 职业病科 中西医结合科 肿瘤科 风湿科 肝病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神经内科 肾内科 消化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液科 肝胆腔镜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骨科 脊椎科 矫形外科 泌尿生殖外科 泌尿外科 脑外科 普外科 器官移植 乳腺外科 烧伤科 神经外科 手外科 外伤科 胃肠外科 心胸外科 心脏外科 血管外科 整形外科 产科 妇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眼科 皮肤科 性病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 针灸科 中医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