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及中医防治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上出现小疱疹,周围有红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好发。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大哭、拒食。
不少家长认为的疱疹性咽峡炎即为手足口病,中医特别指出,这两种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一致,均为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但在临床上表现不同,发病部位也有所区别。疱疹性咽炎的疱疹仅出现在口腔内,手足口病的疱疹则长在口腔、手心、脚心等部位。
病症及诊断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
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
平时,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中医院进行确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