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胆囊炎疾病概述

发布日期:2014-10-18 23:51:18 浏览次数:1600

急性胆囊炎疾病概述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发作均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其发病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使胆囊胀大,里面浓缩的胆汁排不出去,这种浓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在这基础上较易并发细菌感染。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壁的炎症急剧恶化。

急性胆囊炎起病多与饱食、吃油腻食物、劳累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常突然发病,一开始就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冷及发热,当胆囊有化脓感染时,则可出现寒战及发热。有些病人还可以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炎症波及胆囊周围时,病情日益严重,腹痛加重,范围也比原来扩大。这时右上腹部不能触碰,稍加用力按压更感疼痛难忍。有时深呼吸、翻身或咳嗽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以致病人屈身静卧,不敢活动。约1/3~1/2的病人可在右上腹摸到一个稍微隆起,像鸡蛋大小的肿大胆囊,触压时疼痛加重。大部分病人积极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能逐渐缓解但也有少部分病人,尤其有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可发生胆囊坏疽和穿孔。此时,病人腹痛剧烈,病情发展较快,出现脱水休克腹膜炎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急性胆囊炎病因病理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有结石的胆囊,也可继发于胆管结石和胆道蛔虫等疾病。多由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因素引发此病。

(1)胆囊出口梗阻:90%以上的胆囊炎伴有胆结石病,无结石者则少于5%。除胆石外,蛔虫、华支睾吸虫、梨形鞭毛虫等也可造成胆囊出口的梗阻现象。

(2)细菌感染: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早期并非细菌感染,由于胆囊的缺血、损伤、抵抗力降低,发病1年后,50%以上的病人可继发细菌感染,多为肠道寄生菌群。感染的途径有:病原菌随血流入胆囊(血源性);肠道细菌自门静脉回流至肝脏,再经淋巴管蔓延至胆囊或随胆汁排入胆囊,还可因胆囊部位的创伤,使细菌从创口侵犯胆囊。

(3)性激素的影响:妇女在妊娠时,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可使胆囊排空延缓,胆囊扩张,胆汁淤积而导致急性胆囊炎。

(4)神经、精神因素:迷走神经阻断术后,疼痛、恐惧焦虑等神经及精神因素的影响也可使胆囊排空障碍,而导致胆汁淤积,囊壁受到化学刺激而引发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

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

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急性胆囊炎化验检查1、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

2、B超检查

3、腹部X片

4、腹部CT或MRI

消化疾病信息:肝内胆管结石 | 吸收不良综合征 | 肠道功能紊乱 | 肝囊肿 | 胆囊息肉 | 假膜性肠炎 | 消化性溃疡穿孔 | 下消化道出血 | 胆道蛔虫症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

急性胆囊炎(上) 急性胆囊炎(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