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變帶狀角膜病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這是一個重定向條目,與帶狀角膜病變共享了內容
目錄1 概述2 疾病名稱3 英文名稱4 別名5 分類6 ICD號7 病因8 發病機制9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臨床表現10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并發癥11 實驗室檢查12 輔助檢查13 診斷14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治療15 預后16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預防17 相關藥品18 相關檢查
1 概述病變帶狀角膜病(band shaped corneal degenration)又稱角膜帶狀混濁和鈣化病變帶狀角膜病(calcific band keratopathy),是一種角膜上皮下發生鈣質沉著而引起的角膜病變。常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類型。病變帶狀角膜病可發生于有鈣和無鈣沉積時,無鈣沉積的病變帶狀角膜病可發生在進展期的角膜球樣變性時。一般情況下,帶狀角膜變性是指有鈣沉積的角膜病變。臨床上,常見的角膜帶狀變性均為繼發于眼部或全身性病變。
病變帶狀角膜病發生于瞼裂部角膜,起于周邊或中央,但角膜緣不受累,表現為灰白色,裂隙與線條交織狀和散在的蜂窩狀,很象"瑞士奶酪"除了因為角膜中央受累,視力影響很大。一般表現為:Bowmans膜被粉塵樣鈣化陳著物代替,鈣化物侵犯角膜上皮,引起眼痛。這種帶狀混濁可局部機械切除后應用EDTA清除。Salzmanns顆粒變性常是對以往的角膜病損如病毒角膜炎,泡性角膜炎,沙眼,角膜基質炎的反應。常單眼發生,病變常1-2mm寬,表淺,隆起膠樣外觀,蘭白色澤。常伴有新生血管,可能與過去的疾病有關。組織學上,Bowmans被破壞替代,上皮厚薄不均。通常無需治療。
2 疾病名稱病變帶狀角膜病
3 英文名稱band keratopathy
4 別名帶狀角膜病變;鈣沉著性角膜;鈣化角膜帶狀變性;角膜帶狀混濁
5 分類眼科 角膜病 角膜變性與營養不良 角膜變性
6 ICD號H18.4
7 病因1.繼發于眼部病變者多見于重癥眼病后期,如虹膜睫狀體炎、絕對期青光眼、角膜基質炎、眼球萎縮等。
2.繼發于外傷者見于長期暴露在外,受汞等化學物質刺激所引起。也可能與長期接觸兔毛、蒸氣和煙霧等有關。非典型的角膜帶狀病變可見于長期使用縮瞳劑的青光眼患者,這類縮瞳劑中含有硝酸苯汞防腐劑。
3.繼發于全身病變者多見于血鈣增高、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中毒、結節病、腎病和麻風病等。
4.原發性者多與雙側彌漫性脂肪沉著有關。
近年來,有報告玻璃體術后眼內注入硅酮油(silicone oil)等也可引起本病。原因可能是由于房水循環障礙所致。也有人提出,潑尼松龍或磷酸地塞米松等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長期局部應用,由于增加淚液和角膜基質的磷酸鹽濃度,也可促使本病發生。
8 發病機制發病機制不清。
9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臨床表現病變帶狀角膜病可發生于各種年齡,多為單眼,亦可雙眼發病。病變緩慢發展,可長達10年以上。初期的角膜混濁極輕微,肉眼不易發現。混濁明顯時可見其位于瞼裂部暴露區角膜,相當于前彈力膜水平,分別在鼻、顳側近周邊處,陸續出現鈣質性灰白色或白色混濁斑,混濁區與角膜緣之間有一條約1mm的狹窄透明帶將其隔開。混濁區的中央側較模糊,可向中央緩慢地擴展。經多年變化后兩端混濁才能相接,融合成3~5mm寬的帶狀病變。有時可伴新生血管生長。裂隙燈檢查可見混濁鈣斑內有透明小孔,是三叉神經穿過前彈力膜的通道。混濁區由上皮下、前彈力膜及基質淺層的沉著物所構成。混濁斑可逐漸致密、增厚,使其上方的上皮隆起,粗糙不平,甚至發生上皮糜爛,引起畏光、流淚及眼痛等刺激癥狀。晚期患者的視力可明顯減退(圖1)。
10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并發癥病變帶狀角膜病可并發角膜沉著物(KP)、虹膜萎縮及眼壓升高等。
11 實驗室檢查1.血液內鈣、鎂、磷等元素檢測。
2.腎功能檢測 估計腎功能狀況。
3.有關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實驗室檢查。
4.病理學檢查 主要的病理變化在前彈力膜及上皮層。早期在前彈力膜周邊部有局灶性嗜酸性改變伴點狀鈣質沉著,上皮細胞基底膜呈嗜堿性著色。隨著病情向中央發展,前彈力膜進一步鈣化并斷裂,淺基質亦可有類似改變。前彈力膜斷裂而代之以無血管的纖維組織,透明質樣物進入。鈣質沉著及鈣化斷片可伸入上皮細胞層使之變成厚薄不一,且常有上皮下纖維組織增生。部分病例證明,這種病理變化可向深層發展,甚至可累及角膜內皮。電鏡檢查見前彈力膜內有大小不一的高電子密度的鈣化小球及斑點。有的周邊部鈣化小球的電子密度較中央部為濃密,有的則中央較濃密,周邊較淡。
12 輔助檢查X線攝片:出現關節炎癥狀時相應關節的攝片檢查。
13 診斷根據病史及典型的角膜病變形態,結合輔助檢查結果可以確診。
14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治療由于繼發性角膜帶狀變性常發生于眼部原發病變的晚期,病人又無不適,故一般已無治療意義。而對于有治療價值者,仍應積極采取治療措施。對繼發有全身病者,還必須治療原發病,否則還可再發。原發者局部可以點EDTA-Na(已二胺四乙酸二鈉)眼藥水。由于這類藥物不易穿透角膜上皮,有人主張應用前先除去病灶區上皮,然后用海綿棒輕輕將鈣沉著擦掉會更好地發揮作用。最近有人采用金剛磨石來磨光鈣沉淀取得較好的效果。由高血鈣引起的角膜帶狀變性,據稱口服碳酸氫鈉有望獲得一定的效果。
對于尚存在視功能的晚期病例,還可考慮行角膜表層切除或板層角膜移植術,可以恢復部分視力。但常在術后3~4年內病變復發。也有報告角膜帶狀變性可以自行脫落而使角膜重新透明。對于嚴重病例,病眼已失明,且存在明顯的眼部刺激癥狀者,可考慮行眼球摘除。
15 預后施行角膜移植后部分病人病變可以復發,影響視力恢復。
16 病變帶狀角膜病的預防對繼發有全身病者應給予積極治療。
17 相關藥品潑尼松、潑尼松龍、地塞米松、碳酸氫鈉
18 相關檢查維生素D
相關文獻點此查看相關文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