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颅咽管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0-01 21:29:23 浏览次数:1595

颅咽管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主要损害视丘下部及周围的结构,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视力,视野损害和颅内压增高,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见术后并发症如下:

1.中枢性高热:患者高热持续不退,呈昏迷状态,预后较差,通常予以对症处理,原因可能是:①颅咽管瘤切除时下丘脑功能受损,引起体温调剂功能障碍而致高热;②囊性肿瘤内的囊液刺激脑膜及下丘脑产生无菌性脑膜炎;③手术所致血性脑脊液刺激引起发热。

2.意识障碍:主要是丘脑下部受损或颅内压增高引起,颅内压增高原因:①术后血块阻塞导水管致脑积水;②手术止血不彻底引起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③手术刺激或电解质紊乱引起继发性水肿,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尤其术后72h内要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及伤口张力增加,颈强直等症状,保持引流管畅通,留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对有意识障碍者,采用Glasgow昏迷计分法评价意识程度,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

3.尿崩症:在肿瘤全切除或根治性次全切除的病人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该并发症,为手术时损伤垂体柄所致,垂体柄受损后,ADH的释放是三时相的,最初,垂体柄受损后ADH释放减少致尿崩;之后神经垂体轴突末梢释放出超生理量的ADH,这一释放过程常见于垂体柄损伤后48~96h,如果此时给予患者长效(油剂)抗利尿制剂(通常给短效后叶加压素),就可能导致内源性的ADH释放而引起肾功能下降;当的神经末梢释放的激素耗竭后,将再次发生尿崩,一般尿崩症持续数天至2周可恢复,但亦有少数可为永久性尿崩症。

4.循环衰竭:术前病人有明显垂体功能减退者,术后易产生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现象,病人呈休克状态,处理是术前应予补充激素,术后有衰竭现象者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不仅可以减少危象,也可减少下丘脑反应及脑水肿,对中枢性高热的防范亦有积极作用,但为减少诸如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应在术后4天逐渐减少用量,一般用维持量2周后逐步停止(垂体功能障碍明显者除外)。

5.癫痫(羊角风):因手术创伤和下丘脑牵拉受损,在麻醉后发生癫痫(羊角风),术前及术后应给予药物以防范,术后监测脑电图或观察患者有无口角抽动,眼睑震颤,手指抽动等迹象,发现异常在抽搐前即及时用药,癫痫(羊角风)发作时反复用药,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防止脑组织缺氧。

(编辑:宛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