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鳞状细胞癌症状
膀胱鳞状细胞癌起初常为扁平状或轻度隆起,浸润性生长,呈实体团块状,溃疡型或乳头状。多单发,也可多发。病理检查以纯鳞癌多见,伴有移行细胞癌和腺癌等成分的混合癌约占1/3。组织学特点为角化细胞出现,大癌肿鳞状细胞呈片状,排列不规则,有同心性排列的角化细胞——角化珠。根据鳞状细胞分化的程度可分为Ⅳ级,Ⅰ级:细胞高分化,极类似正常或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珠形成,轻度核仁异常;Ⅱ级:癌肿呈实性生长,有广泛角化和角化珠形成;Ⅲ级:角化仅限于个别细胞且偶有角化珠;Ⅳ级:具有大的透明细胞,少见的低分化鳞状细胞。小细胞型鳞癌,细胞分化很差,类似肺的雀麦细胞癌,伴有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珠。血吸虫引起的鳞癌,常可见有两个胞核的巨细胞。
混合性膀胱鳞状细胞癌,可根据混合癌的组织类型及各种组织比例选用放疗或化疗配合手术的综合治疗,预后较纯鳞癌效果好。
鳞癌组织学显示常较预计的浸润范围较深较广,因而膀胱部分切除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大块完整切除脐尿管肿瘤是治疗惟一选择。放、化疗无效。肿瘤常转移至髂窝、腹股沟、大网膜、肝、肺和骨骼等处。因此治疗要非常积极。经尿道切除、膀胱部分切除或放疗均难以奏效。术前放疗(或不放疗)及根治性膀胱全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案。用于移行细胞癌的化疗方案对鳞状细胞癌无效。本病尿道复发的几率较高(50%),故在膀胱全切除时宜行尿道切除。
膀胱癌的预防有5个方面:①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如已经肯定在外来致癌因素中,染料、橡胶、皮革等工种能引起膀胱癌的发生,吸烟和服用某些药物,膀胱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就要求改善染料、橡胶、皮革等工业的生产条件,提倡禁止吸烟,避免大量、长期服用可致膀胱癌的药物。②高度重视血尿患者的密切随访,尤其是对40岁以上的男性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原则上要采取严格正规的诊断检查,进行膀胱肿瘤的筛选,包括膀胱镜检查。③开展群众性普查工作,尤其对高发人群的普查。④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包括提高无创伤性检查、早期确诊膀胱肿瘤的准确率和研制防止膀胱肿瘤复发的药物。⑤开展肿瘤的宣教工作,普及有关的医学知识,提高群众对泌尿系肿瘤的认识,使他们认真参加定期体检,树立早期就诊意识,以利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