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鞘瘤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2013.10.15 来源:我抗癌网 作者:万博·中科 点击:
三叉神经鞘瘤为颅内少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O.2%~1%,占颅内神经鞘瘤的5%左右。肿瘤起源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根。一般生长缓慢,病程长达10余年。按肿瘤生长部位可分为颅中窝型、颅后窝型及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表现有哪些?三叉神经鞘瘤可归纳为三叉神经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临近组织受侵犯的表现和颅内高压表现。
颅中窝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上比较多见。肿瘤起源于三叉神经节的Meckel囊鞘膜,沿中颅窝硬膜外生长,多呈实质性,压迫三叉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首先出现患侧面部阵发性疼痛及相应部位面部、口腔黏膜及舌前2/3的麻木,以后逐渐出现咀嚼肌无力、萎缩,下颌倾斜,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肿瘤向前和内侧发展,则压迫Ⅲ、Ⅳ、Ⅵ颅神经,出现患侧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突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其中以外展神经和动眼神经受损比较明显;肿瘤压迫颞叶内侧皮层可出现幻嗅、颞叶癫痫;晚期可出现颅压高症状。
肿瘤发生于三叉神经根鞘膜,位于硬膜内的小脑桥脑角区,由于不受硬膜限制,往往瘤体较大,呈膨胀性生长,易发生囊变。临床表现为小脑桥脑角综合征。较少出现三叉神经痛,但感觉减退可早期出现,运动根受累的症状多较突出,如颞肌及咀嚼肌无力、萎缩等;肿瘤压迫Ⅶ、Ⅷ颅神经时,可引起面肌抽搐、周围性面瘫、耳鸣、听力减退、前庭功能障碍;肿瘤向下发展可压迫Ⅸ、X、Ⅺ、Ⅻ颅神经,引起这些颅神经受损的症状;小脑受压时可出现共济失调;脑干受压时常出现锥体束征;肿瘤压迫导水管、四脑室,可引起幕上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增高,一般颅压高症状出现较早。
肿瘤骑跨于颅中窝及颅后窝,可由颅中窝向下或由颅后窝向上生长,由于肿瘤在岩骨尖处受硬膜和骨质的限制,因此形成肿瘤在中、后颅窝瘤体较大,而中间较小的哑铃形,这是三叉神经鞘瘤重要的形态学特点。临床表现兼有上述两型的症状特点,但多以肿瘤首发或主体部位的症状为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