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粘液表皮样癌误诊分析
某女,26岁,农民。1999年2月自觉舌底部针刺样痛1月余,照镜时能看见右口底蛋黄样肿块,自行用手触压时较痛,活动。在县医院求治见:口底3cmx3cm肿块,表浅,质硬,边缘清,活动。化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诊断:舌下纤维瘤?拟全身预防性抗感染用药,择期手术,经青霉素80万u肌注,2次/日。
睾丸纵隔脂肪母细胞瘤1例
3天后在门诊手术室取仰座位,利多卡因7m1局麻,行舌下纤维瘤摘除术,经过顺利,完整摘除瘤体后,见术腔渗血较剧烈,后经缝扎后好转,遂将患者送留观察室观察,摘除瘤体送病检。
2小时后患者术区水肿,乏力,气短,语言不清,经吸氧,清洁口腔内分泌物,代血浆,止血剂等对症处理后好转。3小时后患者口底水肿加剧、急转我院,门诊以口底血肿收住。住院后经口底血肿清除术及支持、对症治疗,症状好转。病理报告回执示:口底粘液表皮样癌。于住院10天后做了右下领骨部分切除+右颈淋巴清扫术。
经半年,一年随访无不适,无复发。讨论肿瘤的确诊主要依靠病检,没有自觉症状的出现,没有麻木,没有功能障碍,术前活检,术后活检都是正确的,在切除任何舌下腺肿块时均应对其性质有一定认识,舌下腺一般不发生肿瘤,一旦发生都是恶性的。
本例患者术后肿胀,但一般情况好,与术者对口底解剖不清有关,口底各腺体导管有8-10条,如果切口在内侧有可能造成导管、舌静脉、舌深静脉及舌神经的损伤。血肿的出现不排除内切口损伤血管、腺体所致。血肿亦与没有留置引流有关,舌下手术应放置引流,以避免血肿的形成。
(编辑: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