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怎样有效预防颅内转移瘤

发布日期:2014-11-14 03:37:19 浏览次数:1600

www.ay91.com

时间:07-29 17:16:13来源:癌友网作者:癌友网

颅内转移瘤预后效果较差,对于该疾病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颅内转移瘤为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抗生素、转移至颅内者,癌瘤、肉瘤黑色素瘤均可转移至颅内.临床所见颅内转移瘤大多数为癌瘤转移,占90%以上.恶性肿瘤转移至颅内有三条途径:

①经血流,②经淋巴 ③直接侵入,其中经血流为最多见的途径。转移途径和转移部位与原发瘤的部位有关 如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主要经血流转移易在脑内形成多发转移癌。消化道癌瘤较易经淋巴系统转移,而播散于脑膜。

颅咽管瘤属于颅内肿瘤,从疾病分类来看,应到神经外科(脑外科)、肿瘤科就诊;从颅咽管瘤的发病率来看,占颅内肿瘤的4%左右;从病理组织分类来看,颅咽管瘤一种先天性的良性肿瘤;从颅咽管瘤的发病年龄来看,发病高峰在13岁或15岁,且女性稍多于男性。

和其他脑瘤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颅脑转移瘤等一样,颅咽管瘤往往有颅内压增高、视力视野障碍等症状,此外,颅咽管瘤还会出现由于垂体功能低下如生长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表现的生长发育障碍,一般成人会出现性功能减退、女性有闭经等症状。

对于颅咽管瘤的治疗,从理论上讲,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等。 由于颅咽管瘤本身的特点,因此手术是否采取全切还应根据颅咽管瘤的生长情况而定。放射治疗一般采取伽玛刀治疗。而中医治疗、化学治疗等适合于术后或术后复发的颅咽管瘤患者。

单一的治疗方案对颅咽管瘤而言,可能起不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建议在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案选择时一定要系统化、合理化、个体化,这样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颅内转移瘤的预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苯并芘、亚硝胺等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感染;避免脑部外伤,发生脑外伤时应及时治愈;已患颅内肿瘤的人不宜再生育;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些黄绿色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莴苣、油白菜、菠菜、大枣、香蕉、苹果、芒果等。

颅转移性肿瘤的发病机理如下:

1.肺癌的脑转移

在颅内转移瘤中肺癌最多见。国内外的统计均占第一位,其高发率的原因可能是:一般器官原发肿瘤的血行转移,通常先侵入静脉系统,大都要经过肺的过滤,而肺原发癌直接经肺静脉进入动脉系统。肺脏持续活动,使胸腔压力节律性改变及咳嗽的震动使肿瘤细胞易于入血发生转移。

2.肉瘤的脑转移

颅内转移瘤中,绝大多数为癌,肉瘤的转移率很低,其中仅有白血病发生脑转移的比例较高,但颅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颅内转移却极罕见。何杰金瘤的脑转移也很少见。所以脑与肺、肝、骨等器官相比并不是肉瘤转移的好发部位,有学者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局部代谢存在着差别,即氧的供应量和氢离子浓度的差异及不同组织的特殊促进生长物质,对于潜在的转移细胞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3.绒毛膜上皮癌的脑转移

在亚洲国家中绒癌的发生率高于欧美国家,所以中枢性神经系统的绒癌也较西方多见。而且绒癌与其他女性生殖器官癌瘤的颅内转移率相比也更高。原因可能是由于正常滋养叶细胞有强大的血管侵袭和破坏能力,经常能够穿透血管壁。而绒癌同样具有这种特性,甚至有更大的侵袭力,因此形成了绒癌血行转移的基础。在脑转移瘤中,由于血管壁被破坏,血管壁变薄,管腔扩张而形成动脉瘤,易破裂出血,从而产生脑血管意外的症状及体征。

4.黑色素瘤的脑转移

黑色素瘤脑转移的发生率也比较高。发生的原因除常见的瘤细胞易侵入血管外,基因表达的缺失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方面。NM-23基因是由美国NCI的Steeg博士从K-1735黑色素瘤中分离出来的,经实验证实了该基因是一种转移抑制基因,在黑色素瘤中NM-23的mRN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及临床预后不良有关。所以推测黑色素瘤患者的NM-23发生基因突变,使肿瘤细胞转移活跃,转移至颅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