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表现返回目录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女性迟于男性,男性更多见,皮损可发生于黏膜、掌跖之外的任何体表部位,以头面、躯干、上肢多见,腹部、臀部,外阴(阴阜、大阴唇外侧)亦可见。外阴部脂溢性角化病可单独或与其他部位同时发生。初始损害为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淡褐色斑片,表面光滑或呈细疣状,以后逐渐增大至数厘米,但直径一般不超过3cm,圆形或卵圆形,颜色呈褐色或淡黑色,边缘清楚,扁平略隆起皮面,偶有蒂,表面粗糙,干燥呈乳头瘤样,被覆油腻性鳞屑或厚痂,剥除鳞屑或厚痂后基底粗糙、湿润但不易出血,不少可见毛囊性角栓。发生于腹股沟、外阴部位的皮损亦可有蒂,表现为皮赘样、乳头样、蕈样突起,本病可单发,但通常多发,数个至数百个不等,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痒感。病程缓慢,病期长,无癌变趋向。
Leser-Trlat征:又称多发性皮疹性脂溢性角化病(multiple eruptive seborrheic keratosis),是伴恶性肿瘤的脂溢性角化病,主要表现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皮损数目迅速增多,受累范围扩大,伴明显瘙痒。合并的恶性肿瘤以胃肠道腺癌多见,也可为淋巴瘤,蕈样肉芽肿,恶性黑色素瘤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