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类癌症状及其相关检查
食管类癌症状及其相关检查:食管类癌起源于神经外胚层,主要发生于消化道,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0.87%,为阿普多(Apudoma产肽激素瘤)系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或嗜铬细胞瘤。主要症状为吞咽时胸骨后不适或噎痛感,严重吞咽梗阻少见。
食管类癌临床表现:
食管类癌多见男性,发病年龄26~77岁,平均54岁。主要症状为吞咽时胸骨后不适或噎痛感,严重吞咽梗阻少见。食管类癌区别于其他食管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是可合并类癌综合征,尤其合并肝转移时。因为类癌是一种产生小分子多肽或胺类激素的肿瘤,分泌5-羟色胺、组织胺、激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病人在临床上可有颜面潮红、腹泻、气喘、水肿等类癌综合征表现;发生肝转移时,它分泌的5-羟色胺(5-HT3)可直接进入肝静脉,而不经肝内之单胺氧化酶作用而灭活,使5-HT3浓度增高而引起症状。
临床上病人有颜面潮红、腹泻、气喘、水肿等类癌综合征表现伴吞咽时噎痛或感胸骨后不适等,应想到本病的可能。食管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食管类癌疾病检查:
食管类癌活检阳性率低,病理活检多报道为分化差的腺癌或小细胞癌。
1、食管钡餐造影
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破坏,不规则充盈缺损,食管外可见软组织影,可有食管狭窄,管壁僵硬,亦可见平滑肌瘤样改变。
2、内镜检查
这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和侵犯深度,内镜下肿瘤边界清晰,边缘多隆起,可位于食管的上、中或下段。
3、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扫描
食管类癌的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治疗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切除原发瘤与转移肿瘤,病人可获长期生存。每年定期做健康体检,发现饮食吞咽不适时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
(编辑:
李敏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