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角化棘皮瘤

发布日期:2014-11-07 09:55:59 浏览次数:1595

组织病理:本病损害的结构,如细胞特点一样重要。因此,最好切除整个损害,至少也要从损害中央包括其一侧,最好两侧切取梭形标本。因损害底部的组织学变化对区分鳞状细胞癌至为重要 。

各型角化棘皮瘤的组织象基本相同早期损害表皮凹陷如火山口样其中充满角质物,底部表皮增生,表皮突向真皮不规则延伸。这些表皮突在许多地方与其周围间质分界不清,表皮内可见不典型细胞,核丝分裂及角珠。真皮内有相当显著浸润。病变进一步发展成熟时,表皮凹陷扩大如火山口样其中充满了角蛋白,两侧的表皮如拱壁状,其底部表皮可向上与向下增生。增生的表皮内仍可见某种不典型性细胞。但较早期损害轻,角珠增多其中心大都完全角化。瘤的底部界限清楚。

本病虽可自愈,但不能预测其消退时间更重要的是本病与1级鳞癌即使活检后亦不易明确鉴别因此活检切除或刮除和电灼疗法直径小于2cm的损害,在大多数病例中是必要的。

损害内直接注射氟尿嘧啶溶液和损害内注射甲氨蝶呤(25mg/ml)0.5~1ml或肌注甲氨蝶呤25mg/周有效。博莱霉素(bleomycin)1ml加等量利多卡因损害内注射,可使损害在注射20天后消退。巨大角化棘皮瘤用足叶草脂及安息香复合酊治疗有效。巨大和顽固性皮损,如发疹性,巨大多发性或边缘离心性角化棘皮瘤可内服或外用维A酸类药物及环磷酰胺治疗。甲下角化棘皮瘤可选用放射疗法。

1.单发性角化棘皮瘤本病有趣的特点为迅速增长约需2~6周,继之在2~6周内保持稳定,最后在2~6周后自行消退,遗留轻度凹陷性瘢痕。但亦有一些损害需6个月到1年才能完全消退据估计约5%的损害可复发

2.多发性角化棘皮瘤,本型不同之处在于剧烈瘙痒,持续多年,易误诊为结节痒疹

3.发疹性角化棘皮瘤,本型较其他型角化棘皮瘤免疫抑制发病率较高。已有报告伴发红斑性狼疮、白血病、麻风、肾移植、光化学疗法、烧伤和放射治疗者。夏日病情恶化。

4.边缘离心性角化棘皮瘤本型与巨大孤立性角化棘皮瘤不同之处在于本型无自愈倾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