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海绵状淋巴管瘤

发布日期:2014-11-11 10:23:33 浏览次数:1595

海绵状淋巴管瘤(cavernous lymphangioma)是由原始淋巴管发育增生形成的肿物,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属于错构瘤性质,是肿瘤和畸形之间交界性病变。

(一)发病原因

胚胎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在形成原始淋巴囊时,出现错构,使原始淋巴囊未能与静脉系统相连通,或未能与淋巴系统主干相通,或少量的淋巴囊在淋巴系统形成时被分隔,从而导致淋巴系统的循环障碍。

(二)发病机制

在胚胎期静脉丛中的中胚层别隙融合形成大的原始淋巴囊、引流进入中心静脉系统,以后淋巴囊逐渐退化或发展成与静脉平行的淋巴管系统。若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主干不相通,可发生海绵状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和血管瘤大多数在出生时已存在。它们实际上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属于错构瘤性质,是肿瘤和畸形之间交界性病变。

组织病理:可见海绵状淋巴管瘤呈多房性囊腔,囊壁较厚,其内充满淋巴液,并有丰富的结缔组织间质,压之有伸缩感。

(一)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巨大而深部的海绵状淋巴管瘤手术切除比较困难。为了整形目的,或解除肿瘤对邻近器官的压迫,有时仅能施行肿瘤部分切除。

2.坏死疗法 适用于颈部、口腔、舌、深部范围广泛的海绵状淋巴管瘤。因颈面部内手术易造成损容及面神经损伤,且出血多,复发率高。而坏死疗法操作简单,疗效超过手术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治疗方法:局部消毒后,用细针经皮穿刺到瘤内注射肿瘤灵药液,如肿瘤范围大,可分几个穿刺点注射药物,使药液在瘤内均匀分布,并超过肿瘤边缘0.5cm。口腔黏膜下海绵状淋巴管瘤,用细针穿刺到黏膜下肿瘤内注射肿瘤灵药液,以使黏膜水肿苍白为准。

3.冷冻、激光、硬化剂等,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海绵状淋巴管瘤对放射线不敏感。

(二)预后

淋巴管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但具有不断生长和浸润周围组织的特征,手术切除不彻底,可以复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