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什么是大肠腺瘤

发布日期:2014-10-22 19:32:01 浏览次数:1595

1.肠结核 大多数患者有原发性结核病灶存在。有午后低热盗汗消瘦结核中毒症状。粪便多呈黄色稀便,带黏液而少脓血,腹泻便秘常交替出现,0T试验阳性。结肠镜及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结肠息肉 也可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易与肠癌相混淆,但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资鉴别。

3.阑尾脓肿 有急慢性阑尾炎或右下腹痛史,可有右下腹压痛腹肌紧张,周围血象升高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有下腹液性包块,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排除盲肠肿瘤。

大肠腺瘤 检查

大肠腺瘤

实验室检查:

1.活组织检查 应多处或多次取材,最好将息肉全部切除送检,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2.粪便潜血试验 其诊断意义有限假阴性较多,阳性者可提供进一步检查的线索。

3.内镜检查 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结肠镜等,是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但仍有漏诊的可能。对内镜检查发现的息肉均应活检。腺瘤癌变在内镜下常表现为:腺瘤增大,表面有糜烂溃疡、坏死样表现,广基或短蒂、亚蒂腺瘤的基底部僵硬,腺瘤组织脆性增加等。据报道,放大内镜结合染色法可判断肿瘤有无癌变及浸润深度,应用免疫内镜可精确区别良恶性病变。

大肠腺瘤属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及时处理。多数腺瘤可通过镜下切除肠镜无法切除时(多数为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广基腺瘤)则应手术切除。对于术后病检无癌变者无须进一步治疗;有癌变者应根据浸润深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1.镜下切除 镜下切除的方法有圈套凝切法活检钳凝切法、电凝器灼除法等。对于有蒂型腺瘤可行圈套切除,对于小于0.5cm的广基型腺瘤可采用活检钳凝切法或电凝器灼除法0.5~1cm的广基型可采用圈套凝切法进行切除。

2.手术切除 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绒毛状广基腺瘤不宜经肠镜分块切除,而应采用手术切除,一般按大肠癌手术处理原则进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