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半数恶性小肠肿瘤可根治

发布日期:2014-11-18 14:08:01 浏览次数:1597

小肠肿瘤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胃肠外科专家彭俊生介绍,小肠肿瘤的发病率并不高,仅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5%。然而,小肠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却比良性肿瘤高出5倍。更为严重的是,小肠肿瘤临床表现相当隐蔽且缺乏特异性,约20%的病例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即使反复腹痛黑便很久,但通过胃镜、肠镜以及影像学摄片等检查手段,都未能找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该院食管胃肠外科杨祖立副主任医师说,由于小肠屈曲重叠呈蠕动状态,移动度大,位置很不固定,一般常规的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不能探及小肠病变,而既往的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血管造影以及胶囊内镜又都有着各自的局限,而小肠肿瘤腹痛或出血症状也常被误认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所以,小肠肿瘤的临床诊断始终是一个难点。一般来说,慢性隐匿性失血、体重下降及脐周隐痛,是小肠肿瘤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

近年来,双气囊小肠镜的问世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小肠肿瘤得到明确诊断。但由于小肠长达3~5米,长度的限制使得双气囊小肠镜的诊断率仍在75%~80%左右徘徊。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狡猾的病灶仍有可能逃离小肠镜的“视线”。

按照传统的做法,当需要明确诊断并寻求进一步治疗时,就只能进行剖腹探查手术,以求找到病变部位并进一步实施治疗。但是对于长期便血而出现贫血症状的患者而言,这样的手术无疑是对其术后生命质量的一次重大挑战。这时,腹腔镜手术就脱颖而出了。

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不仅是治疗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专业医师通过在患者腹部开几个直径为0.5~1厘米的小孔,即可用腹腔镜对所有小肠进行充分探查,创伤小,所用时间较短,更重要的是,腹腔镜在明确诊断的同时就可以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避免了“二次开腹”的痛苦。

在治疗上,良性小肠肿瘤患者多数采取局部或肠段切除,小肠恶性肿瘤患者50%可以进行根治术,其余进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在普通人群中,25%以上的人都曾出现过消化不良和莫名隐痛的现象,患者不要轻易拒绝专科医师建议的检查。

一提起肠镜、胃镜等检查,很多人都不寒而栗,他们觉得,一个仪器在体内钻来钻去,一定很痛苦。但事实上,如今这类检查几乎都能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患者感觉只是睡了一觉,一点都不痛苦。目前医学认为,对于出现诸如吞咽困难、体重下降、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等预警症状的消化不良病人,不论其年龄如何,均应立即接受内镜检查,以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建议将50~55岁作为一个界值,对年龄超过这个界值的,又有贫血、体重减轻和感觉脐周隐痛的消化不良的病人,应该将内镜检查作为主要的临床检查手段。

不同阶段的消化道肿瘤具有不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基于血液中生物标志物对消化道肿瘤早期的无创诊断手段。不过,这些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对小肠肿瘤的诊断都推荐使用双气囊小肠镜,它的诊断率和准确率明显优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方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