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发布时间:2013-05-06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34人关注
脑鸣的中医药治疗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等症状。西医尚无有效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具体如下。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脑鸣是指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
1、病因病机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神经内科杨中良
中医学认为,脑鸣的发生多因肾虚、心脾两虚致脑髓失养,或因火郁、痰蒙、气滞、瘀阻致清窍被扰所致,其中肾虚脑髓空虚为主因。
(1)虚证
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
(2)实证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人有七情六欲、忧思烦恼、精神紧张等,均可伤及气血, 致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 或气虚血瘀, 脑髓失养则脑鸣。
2、辨证论治
(1)虚证
1)肾精亏虚
补肾生髓益脑之方,如六味地黄汤加减、左归丸改为汤剂加减、补肾益精法。
2)阴虚阳亢
滋阴潜阳平肝法,如镇肝熄风汤加减(天麻、牛膝、龙骨、牡蛎、石膏、青蒿、天门冬、白芍药、钩藤、川楝子)。
3)心脾两虚
补益心脾、宁心安神之方(党参、大枣、 白术、茯苓、当归、炒酸枣仁、柴胡、炙甘草、龙齿、炙远志、升麻、黄芪)。
(2)|实证
1)风寒外袭
搜风宣窍祛邪为主,佐以填精补肾(当归、川芎、荆芥、全蝎、钩藤、桔梗、辛夷、蒸何首乌、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龙骨、炙甘草)。
2)风热上扰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法,如谷青汤加减(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薄荷、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怀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甘草)。
3)痰湿上蒙
清热利湿, 化浊开窍之方(藿香、茯苓、黄芩、连翘、厚朴、陈皮、半夏、栀子、郁金、木通、石菖蒲、白豆蔻、 滑石)、清震汤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4)瘀血阻窍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柴胡、石菖蒲、牛膝)。
3、专药治疗
石菖蒲配伍磁石煎汤,送服六味地黄丸,对于肝肾阴虚、脑失滋养者获得捷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有效。
病情分析: 1.调达情志,怡养;心神。形体肥胖者适当活动、节食、减轻体重。 2.体针疗法:取穴肾俞、厥阴俞、三阴交、足三里、丰隆、太冲、神门等,3~4穴/次,平补平泻法。 3.单方验方; (1)蝉衣10g、全蝎3g、菖蒲6g、荷叶6g,水煎服,1剂/日。 (2)礞石滚痰丸,6g/次,2~3次/日,口服。 (3)鲜萝卜汁加冰片少许,滴鼻中。 4.西医西药:无特殊治疗,可用谷维素、维生素B1、维生素E或安定等治疗。意见建议:[辨证论治] 肾虚髓亏证:脑鸣,耳鸣,健忘,肢体软弱,腰膝酸痛,或精少质稀,性欲低下,舌淡,脉弱。补肾益髓。 气郁化火证:脑鸣,耳鸣,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口苦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清宣郁热。 痰湿(内阻)证:脑鸣,耳鸣,身体肥胖,疲倦嗜睡,肢体沉重,恶心欲呕,胸闷咯痰,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燥湿化痰。 使用中医治疗的患者,建议平常保持心情愉悦,并且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这样对于病情的恢复都是非常有利的。中医中采用医圣张仲景的名方 首重通窍,次则就近,三为分途为基础,采用以以栀子为首,辅以黄连、黄柏等多种药物具清热泻火、利湿通便之功效,深层清理损伤耳神经的多种毒素,石菖蒲等醒神通窍,当归养血生血,滋养神经,路路通经活络,引诸药上行于耳,制成的针对于治疗脑鸣的纯中药-丁教授聪耳组合。口服的 丁教授耳聋通窍丸中内含黄连、黄柏、大黄、栀子、黄芩、龙胆、芦荟多种药物都具有清热泻火、利湿通便的功效、通过对机体多脏器毒素的深层清理、排除潜伏于经络系统损伤人体听神经的多种毒素。外用涂抹的丁教授生物聪耳液依据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病机理,将稀土磁石、甘遂、黄柏、冰片等药物,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成人体极易吸收的浓缩液剂型,活血通络、抗菌消炎、增加耳神经营养供给,保护激活耳神经。 丁晓惠 苑秀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医院 150010)【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378-02【摘要】 脑鸣系中医学病名,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关键词】 脑鸣 中医治疗 脑鸣是指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1.中成药 (1)健脑丸,每次20粒,每日3次。 (2)太极通天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天王补心丹,每次6克,每日3次。 (4)金水宝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 (5)桂附地黄胶囊,每次5粒,每日2次。 (6)天舒胶囊,每次2~3粒,每日3次。 (7)安神补脑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8)孔圣枕中丹,每次3~9克,每日3次。 (9)磁朱丸,每次3克,每日2次。 (10)安神定志丸,每次9克,每日3次。 (11)百草安神片,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12)百草脑心康,每次40毫克,每日3次。 (13)龙胆泻肝丸,每次3~6克,每日3次。 (14)礞石滚痰丸,每次6克,每日2~3次,口服。 2.单方验方 (1)夏枯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白芷、菖蒲、甘草各6克,半夏、陈皮、茯苓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当归、牛膝、川芎各20克,生地、桃仁、红花、桔梗各15克,甘草、枳壳、柴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熟地15克,细辛、五味子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 (5)桑椹、生地各15克,水煎,可长期服。 (6)僵蚕、远志各10克,姜黄、蝉蜕各6克,天竺黄3克,合欢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核桃仁、黑芝麻、桑叶各等分,共捣泥为丸,每丸9克,每日2次,每次1丸。可长期服。 (8)蝉衣10克,全蝎3个、菖蒲6克,荷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三阴交、内关、足三里、通里、印堂、太冲、风池、百会、大椎、肾俞。方法:每次取3~5个穴位,留针15分钟,弧度提拉刮针手法,中等刺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耳针取穴:心肾、神门、皮质下。肝火上炎配肝穴;大便秘结,纳差,配肺、脾;头昏、头痛、头胀等,配枕、太阳、额。用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压于耳穴上,然后用手指按压耳穴,患者有酸、胀、麻、痛感,耳廓发热、发红即可。每天按压穴3~5次,2~3天贴压1次,5次为1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 (3)梅花针沿脊柱两侧四条纵线叩刺梅花针,强刺激,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4)穴位注射取穴:风池、大椎、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每次取2~3个穴位,用22号针头,针刺每个穴位得气后,注入5%当归注射液,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4.推拿疗法 操作方法:推耳门、听宫、听会、太阳,按揉耳门、听宫、听会、太阳、颌厌、翳风;勾太阳至风池,按揉玉枕、风池,推哑门;按揉阳陵泉、太冲。肝火上扰者,加推印堂,抹印堂、前额部,推眉弓睛明,按揉攒竹、鱼腰;勾太阳至风池,加勾太阳至人迎,抹督脉经(项部),推心俞、肝俞,按揉肝俞、心俞;按揉涌泉,推大横,摩腹。痰火郁结者,加揉膻中,摩中府、云门,揉中脘、拿内关。肾精亏损者,加推肝俞、肾俞、命门、大肠俞,按揉肝俞、肾俞、脾俞、大肠俞,按揉阴陵泉、三阴交。脾胃虚弱者,加揉中脘,摩腹、揉腹,推关元、气海,按揉足三里,推脾俞、胃俞、肾俞、命门。 5.气功疗法 可练习内养功,具有增强体质,补肾健脑作用。练习方法如下: (1)姿势: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采取仰卧式、侧卧式或坐式。 ①仰卧式:枕头约高30厘米,背垫实仰卧,两臂自然放在体侧,两腿自然伸直,肌肉不要紧张,眼睛轻闭露一缝视足尖。 ②侧卧式:一般以右侧卧位为好,床不要太软,头枕平,稍向前屈,右手自然放在枕头上,手心向上,离前额约6厘米左右,左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手心向下,右腿自然伸直,左腿微屈放在右腿上,眼睛轻闭露一条缝,视鼻尖或视大腿,口自然闭合。 ③坐式:膝关节弯曲90度坐在平木凳上,足底要平着地,上身要正,不要挺胸,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同侧卧式一样看着鼻尖,口自然闭合。 (2)动作:姿势摆好后开始用鼻自然呼吸一分钟,然后默念自己静。默念自字时吸气,用意念引达小腹,舌尖顶上腭。已字时稍停吸气,将舌尖仍抵上腭。静字时呼气,舌尖随之落下。默念数遍后,默念字数可以渐渐增多,如自己静坐。自己要安静自己安静身体健康。念时都是第一个字默念时吸气,中间停吸气,末一字呼气,字数逐渐增加,停吸气时间越来越长。默念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九个字,这由自己掌握,慢慢增加,呼吸要平稳调匀,以不感觉憋气为准。如病人虚弱,呼吸无力,呼吸道不畅,默念字数不宜太多。 6.饮食疗法 (1)猪肾粥。用人参3克,防风2克,葱白少许,俱捣为末,用粳米50克,同入锅中煮至半熟,将猪肾1对(去外膜及内层白筋膜,切薄片,淡盐腌片刻),放入粥锅中,慢火煮良久,趁热服食。 (2)猪脊髓莲藕汤。猪脊髓、莲子、藕片适量,文火炖烂,趁热服食。 (3)猪肾1对(洗净),炒杜仲15克,二味共煮,喝汤吃猪肾。 (4)肉苁蓉15克,羊肾1对(洗净),二味共煮,喝汤吃肾,每日可吃1次。 (5)穿山甲肉50~100克,川芎6~9克,当归15克,瘦羊肉100克,加葱、姜等调料共煮,然后喝汤吃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