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放跑来势汹汹的痧气

发布日期:2014-10-02 11:15:02 浏览次数:1598

记得20年前在老家农村时,在炎热的夏日里常常可以听到,哪位大叔在田间除草时突然晕倒,哪位大婶在收稻子时突然不省人事等等,这在当时尽靠种庄稼养家糊口的大部分农民来讲,是比较容易患上的。但随着近年来山区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相对于20年前,现在农民的庄稼“种植面积”在减少,那么患痧气的现象还多吗?近日,记者在花坦乡霞山村采访时发现,中痧气的人数还非常多。

据该村一位放痧师傅汪庆龙讲,入夏以来,该村村民因痧气经他的手放痧救治的已不下几十人,中痧气患者不分男女老幼。痧气也有多种的,有的症状是腹痛如绞,有的则是在大热天觉得冷不

可挡等症状,但并不可怕,只有患者自身引起重视,经放痧救治,这种疾病去得也快。

据该村一位汪老伯说,半个月前的一天正午时分,他从田里挑回一担西瓜,到家时突然觉得肚子痛得厉害,随即坐下来歇会儿,之后就不省人事了。家人觉得很可能是中暑了,于是家人赶紧去把汪庆龙叫来。只见汪师傅用痧刀在他的腹部肚脐旁挑几下,放痧之后,汪老伯很快就清醒过来了。据汪庆龙介绍,汪老伯患的是绞肠痧,这类症状是腹痛如绞,如刀挖,同时十指(趾)冰凉。

同样,该村一位三十多岁的汪先生回忆说,他小时候比较顽皮,大热天都整天在外疯玩。一天下午,他玩得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就昏倒在地。当他清醒过来后,发现有人在按住他,并在身上“扎刀子”,他痛得破口大骂。可是,被骂的人不但不生气,反而高兴地说“这下好了,这下好了,能说话了。”后来,他妈妈告诉说,刚才差点没命了。原来,汪先生当时自从外面回家时,就已经中暑了。坐在门口不久,身子一软就滑倒在地,妈妈叫了好久,就不见他开腔,吓得妈妈赶紧请来后屋大嫂给他放痧。后屋大嫂的放痧手艺可谓远近闻名,也算汪先生运道好,后屋大嫂刚走亲戚回来,赶忙取来放痧刀动起了“手术”,汪先生才“捡”回了一命。据有关人员分析,汪先生患的是懵痧,这类患者往往昏迷不知,是急危症,有的突然发生,有的则夜睡昏死,推叫不醒。这类病情严重的患者须用8号以上大针头速刺后跟或中冲穴,强刺激,促其速醒。

正说着说着。一位中年男子在旁人非常吃力地搀扶下,来到宁光腾的店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背靠着墙一动不动,宁光腾看到此景,不等旁人开口说明原因,就取出痧刀对准该患者的大椎、风府、曲池、十指尖等穴位进行放痧处理,前后不过三分钟,该患者清醒过来,看了看陪同的亲人和手握痧刀的宁光腾,笑言,头晕、手脚发软拉肚子是从昨天开始的,还以为饮食卫生引起的,吃过些西药,但不见效,在家人的建议下来这里放痧,还真灵,现在头不晕了,也能坐得住了,感觉全身非常清爽。

同样,家住县城嘉兴街的李先生,前不久的一天上午,他觉得浑身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力气。突然,肚子闹起了“革命”,赶忙跑到卫生间,来个“一泻千里”。后来家人到诊所买了些止泻药,吞服后却并不见效。好不容易支撑到了第二天下午,还是不见好转。李先生的家人则建议到医院打点滴,而此时的李先生则想近几天在外头跑,气温又很高,是不是中暑了,他想起了就在同一条街上开草药店的宁光腾的放痧技术,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宁光腾的店里,把前因后果一说,宁光腾说,“不要紧的,我给你治治。”说完就取出放痧刀,只见宁光腾狠狠地一刀扎向李先生肛门附近。之后李先生说,放痧刀刚扎下去,当时就有一陈冰凉的感觉传来,肛门为之一缩,好了。据宁光腾介绍,到他这里来放痧的,大都是家里的空调造成的,这些人往往把室内温度调得很低,当一出门时,就受不了室外的高温,随之而来的就是中痧。

据相关人士介绍,夏季中痧气,高温天气是主要诱因。人们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或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调节系统对升高了的体温未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当体温调节中枢及排汗散热功能发生障碍,身体不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平衡,使体温升高,就容易引起中痧气。同时这跟身体素质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身体素质差的,更容易中痧气。

那么在炎热的夏季如何才能避免痧气的发生呢?有关人士建议,首先要避免长时间的在太阳下暴晒,因长时间的照晒会使是体内水分散发过量,导致电解质紊乱;第二,开空调时,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差应控制在10度以内;第三,适当地喝些绿豆汤,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第四,要劳逸结合,身体稍有不适,要注意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这时最好不要到炎热的室外活动;第五,家庭要配备些防暑降温的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万一。

1、冷痧:大热天自觉冷不可挡,喜欢盖被,有的全身发抖,甚至上下牙齿打战。可点刺两肩(两肩正中最高点凹陷中)、两肩井(肩和颈的正中)和大椎颈后正中最高的椎骨下凹陷中,然后用生姜擦督脉和太阳经,冷感就会渐渐消失。如果没有生姜,就用热水毛巾,热敷肚脐,待冷感消失为止。

2、热痧:发热无汗(不怕风的,称热痧;怕风的,是风夹痧症,要用三物香薷饮祛风发汗),使用退热药体温反而更加升高,有升至40℃以上的。用针挑十个手指尖和脚趾尖出血。再挑督脉从大椎起往下数十个穴。大椎旁开三寸(以患者四个手指并排作三寸)与大椎平行往下数十个穴。

3、绞肠痧:腹痛如绞,如刀挖,十指(趾)如冰。用针挑两天枢穴(脐旁开2寸)、脐下正中各2寸的穴位出血;脐上用拔火罐,同时在中脘处拔火罐。再用一寸毫针刺足三里穴(温针,即以艾条火熏针尾)。有恶心的,针挑任脉的天突、璇玑出血,可止呕。腹泻不止的,针挑尾骶骨自会阴穴往上数三节凹陷中,每节一针,可止泻(也可治痧气引起的便秘)。

4、懵痧:昏不知人,是急危症。有的突然发生,有的夜睡昏死,推叫不醒。须用8号以上大针头速刺后跟或中冲穴,强刺激,促其速醒。这种情况说明体内信息系统已经十分虚弱。醒后请中医辨证论治,或送医院认真检查。

5、一般痧症:无汗,微恶风,稍感不适,都可以挑督脉通气,并用生姜擦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如有恶心的,都可以挑任脉通阴气。如有头痛如箍的,不管轻重,都可挑眉尖两攒竹穴、两太阳穴和项后两大筋的发际处两穴,共六个穴,出血后头痛会立即轻松。

以上放痧知识仅供参考,一旦中痧,建议尽快送正规医院就诊或让专业放痧师傅放痧,切不可盲目放痧。

① 本网(永嘉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永嘉网”,本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永嘉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永嘉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永嘉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7-67237805。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