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古方中医论证格林巴利综合征痿证病因病理的认识

发布日期:2014-11-11 01:59:35 浏览次数:1595

中医对痿证早在2000年前即有较深刻的认识。无论是在《内经》、《类经》、《素问˙痿论》还是《景岳全书》等等著名医书内,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直论证格林巴利综合征痿证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外来损伤或者患者禀受父母之肾气不足,导致患者精气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而致病。

《黄帝内经》设《痿证》专篇,对痿证的病因病机作为较为系统详细的描述,提出了肺热叶焦为主要病机的观点。由于肺居高位,为五脏六腑之华盖,故以肺热叶焦为致痿的主因。五脏病变的发生,是由于脏气之热,或由情志所伤,或由年老肾衰,或由湿热浸淫。

而病理的关键,在于筋骨、肌肉等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进一步认识到阴阳、气血、津液之虚,湿痰、瘀血、食积之患,皆能使人成痿。现在临床常见的痿证,以肺胃津伤,肝肾亏损,湿热浸淫三个类型为多。

1.热邪燔灼,肺胃伤津;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热耗肺津,进而伤及胃津,高热退后,肺胃之津液不复;或病后余邪未清,阴津继受亏损,或温病 高烧,持续不退,伤津耗血,肺不布津,两脉失养,阳明不调,宗筋驰纵,而发生痿证。《医宗金鉴》说:无痿皆由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就是此病病因病理的简要概括。

2.肝肾亏损,筋骨失养; 体虚久病,精血耗伤,或梦遗耗精,日久不愈等,导致肝肾亏损。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体;肾藏精,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既亏,精血俱损,不能灌溉筋骨,而阴虚生内热,复能灼液伤津,致成痿证。张景岳所谓败伤元气者亦有之,即是指此而言。

3.湿热浸淫,气血阻滞; 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湿邪入侵,渐积不去,遏而生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脾运无权,滋生内湿,郁久化热,湿热浸淫,阻滞气血,筋骨失养,因而成痿。《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

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均属于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痿证的范畴,痿证是肢体筋脉弛缓软弱废用的病证。

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临床上以两足痿软、不能随意运动者较多见,故有痿辟之称。

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素问.痿证》是论述本证最早的文献,认为五脏使人痿。作了皮、肉、脉、筋、骨五痿的分类。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一种急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急性肢体或脑神经弛缓性麻痹,感觉障碍相对较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居多,好发年龄为4~6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病的临床及病理过程多属可逆性及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本病以筋脉弛缓,肢体瘫痪为特点,属中医痿症范畴。

治疗格林巴利,以愈早愈妙,最好是寻求当地中医诊治为佳,切勿因有病乱投医,急于寻求大医院,较先进的西医检查器械,西医高端检查器械,对治疗疾病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部分患者属于慢性格林巴利综合症,而不予重视,恒被视为无关重要,倏然失其容易治疗之时期,最为可惜,迨至患者自觉危险,遍访良医,十之八、九,已入于不易疗治第二、三期之阶段中,于此时期,若再误于西医药,治法不善,反致增加病势也。

中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多采用益气活络、解毒活络、补益肝肾等治法医治,早期患者及时诊治,治愈率可达到100%;对于经西医治疗的患者,辩证施治,对症治疗下,也完全可以康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