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项痹病诊疗规范11

发布日期:2014-10-27 11:32:27 浏览次数:1600

一、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西医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 (一)疾病诊断 参照 1995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进行诊断。 ①临床症状: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②临床体征: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 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 头试验阳性。 ③CT 或 MRI 检查: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或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 一侧相对狭窄或椎管变窄。 凡符合以上 3 条标准而无手术指征均为治疗对象。 (二)证候诊断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 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 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质红,苔厚腻, 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推拿:以松解类手法为主,并配合整复类手法 松解类手法操作如下: 1、基本手法:头颈部-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 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及肩臂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 10-15

1

分钟。 2、整复类手法:定点旋转扳法

(二)针灸治疗

选穴:以夹脊穴、肩井、后溪、风池为主,根据证型酌选以下穴位①血瘀气 滞型加膈俞;②痰湿阻络型加丰隆、足三里;③风寒痹阻型加大椎;④肝肾不足 型加太溪、太冲。⑤气血亏虚型加脾俞、气海、足三里。 手法: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 ,根据证型施行补泻手法,留针 30 分钟;同 时,辅以周林频谱仪照射。每日 1 次,10 次为一疗程。 (三)牵引:采用坐式电动牵引,牵引力一般按体重的 15~20%给予,从低重 量开始,根据病人的适应情况可以适当加减。 , 总定时一般为 15~20 分钟,其中持续牵引 10~15 分钟,间隙牵引 5 分钟。 在间歇牵引中,牵引 20 秒,间歇 10 秒。 (四)理疗:采用 FK998-A 型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一次 20min,每日一次, 10 次为一疗程。完后继续下一疗程。 (五)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①证型:风寒痹阻型 治则: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②证型:血瘀气滞型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③证型:痰湿阻络型 治则: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④证型:肝肾不足型 治则: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肾气丸加减。 ⑤证型:气血亏虚型 治则:益气温经,和血通络。

2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三、 其他方法 (一)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等。 (二)其他外治法:刮痧、拔罐、针刀疗法、封闭疗法等。 (三)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 (四)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静滴脱水、止痛、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等药物 对症治疗。 四、疗效评价 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 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 作。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 能力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五、治疗难点分析 经临床观察,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证”“血瘀气滞型”的经上述治疗临床 , 疗效较为满意。 中医辨证为混合型的临床疗效欠佳,且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 阻断病情的发展是本病的治疗难点,我科采用分期、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 的疗效,患者肢体麻木,也是我们今后要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临床须进一步观察 总结病例,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六、解决措施 目前运用多种方法治疗项痹,比用单一方法治疗能更好的提高疗效。本病种 今后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强对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期时间的规范化、辨 证的规范化,特别是混合型的辨证;针灸推拿治疗上肢麻木,强调针灸、推拿的 补泻手法。

3

鉴别诊断

1.神经根型 (1)肩周炎:肩周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慢性损伤性炎症。因 关节外粘连,临床以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颈椎病可引发肩部牵涉痛因 原发病长期不愈而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有自 然病程,一般在 1 年左右能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 度的功能障碍。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 (2)腕管综合征:腕管容积相对或绝对增加(腱鞘炎和肌腱炎最常见),导致腕管内 压力增加卡压正中神经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体征在腕远端, 神 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损害除手指,尚有前臂屈肌运动障碍,屈腕试验和 Tinel 征阴性。电生理 检查有明显区别。 (3)胸廓下口综合征:包括前斜角肌综合征、肩锁综合征及肋锁综合征。是由先天性 畸形、外伤瘢痕、骨痂或肿瘤压迫臂丛神经或锁骨下血管而出现的神经、血管症状。斜角肌 收缩、增大胸腔压力(挺胸深吸气)及改变患侧上肢位置(过度外展肩部或向下牵引上肢) 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X-ray 可发现颈肋、锁骨与第 1 肋骨间隙狭窄。锁骨下血管造影 有助于诊断。Andson 征阳性,即患者端坐,头略向后仰并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检查者略施阻力,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阳性。 (4)肌萎缩型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肌萎缩,从手向近端发展,最后可侵及舌肌和咽部。 与颈椎病不同的是: ①对称性发病; ②感觉正常,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③无经根性疼痛。 (5)颈神经根肿瘤:进行性根性疼痛,典型阶段性损害体征,借 MRI 和脊髓造影鉴 别。 2.脊髓型 (1)颈椎骨折、脱位及结核、肿瘤所致脊髓压迫症。 (2)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当骨化厚度超过颈椎椎管(14~16mm)的 30% 时,即可出现脊髓压迫症状。 3.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外伤性及神经官能性眩晕、冠 状动脉供血不足、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

4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