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古诗里的苦夏

发布日期:2014-11-08 14:36:58 浏览次数:1600

“暑景方徂,时惟六月。大火飘光,炎气酷烈”(见三国·魏·繁钦《暑赋》) ,在没有空调、冷气机等设备的古代,炎夏日子是难熬的,所以有“苦夏”之说;但话又说回来,古代的人口远比现代少得多,生态环境远比现在好得多,那时也没有“暖室气体”排放和所谓“热岛效应”。所以我们读古代咏夏的歌,明显可以感受到有丝丝凉风袭来,诚如秦观诗云“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矣!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这是白居易的纳凉诗,满篇洋溢悠闲恬淡,虽逢酷暑难当,但登上“林间背日楼”或者光顾“池上随风舟”,就可优哉游哉,尽享太平了。杨万里的《夏夜追凉》更是写出怡然自乐的夏日情景:“夜热依然年热同,开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没有风却仍有“微凉”,足见当时的气温远未达到今天的水平。

在炎热的夏日,古人只需走到临水的亭台楼榭,就可找到纳凉的好去处,这是很值得现代人眼红的事情。这因为,一是现代临水的亭台楼榭越来越少了,二是即使走近这种场所,依然是热风扑面酷暑难当哩!王维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千吟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黄庭坚最喜欢到散发着幽幽荷香的南楼乘凉,直到月亮升起来还不愿离去……读他们的咏夏诗,不能不令人羡慕了!

杜甫是河南巩县人,他笔下的故乡夏日是“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见《夏夜叹》),“开轩”而可“纳微凉”,说明窗外有习习凉风,可见古代的大气质量远胜于现代。刘禹锡喜欢在亲水之处纳凉,他写下这样的诗句:“千竿竹翠数莲红,水田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真是妙趣横生,令人神往,看不出有多少“苦夏”之味道,诗中意境值得细细品读。另一位唐朝诗人陆希声某日来到棵大树下纳凉,随口吟道:“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时时弄素琴。”怡然之情尽在笔下,可见树荫与凉亭,是古人纳凉的首选,但如今,即使走进树荫和凉亭也难有阴凉可言了。

宋人王令在《暑旱苦热》一诗中写道:“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他另有一首《暑热思风》:“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力卷雨来无岁旱,吹尽云去放天高。”诗人因“赤热”而思风及由此平添的忧时济世之情呼之欲出,可谓胸怀天下心系民生也。至于《水浒》里那首著名歌谣,更是唱出农民的苦楚与不平:“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王公贵族不啻有丫环在身边“把扇摇”,可能还有自家的“冰窖”、自制的冰镇饮料哩!

先人们能够在炎夏里轻易找到“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的好去处,是很值得我们羡慕的,这说明古代不但人口密度低,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也远胜于现代。故而即使从“消夏”的角度讲,我们加紧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也大有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信服“心静自然凉”的道理,所以诗人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苏轼更写诗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坐为室空。”室空、心静,由表及里,便能渐入清凉的佳境。

静读王维的《纳凉》一诗,也能感觉到一股凉意沁入心田:“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正所谓“望梅止渴”,读这样的佳作,身边似乎见到成片的树荫和潺潺的清流,习习凉风也扑面而来,大有清风洗尘、凉水浴足之感。而古人“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的境界,更是值得人心浮躁、竞争激烈的今人们羡慕和三思!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