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黄与内陷诊断
多见于疮疡患者。
1.走黄和内陷的共同症状
起病急,发展快,局部肿势平塌,根盘散漫,皮色紫红或晦暗,疮面干枯无脓,脓水稀薄,或带绿色,腐肉难脱,全身寒战熟,可高达40℃-41℃;伴有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大量出汗和贫血;神志淡漠、烦躁、谵妄和昏迷,也可见精神萎靡;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或困难,肝、脾肿大,甚至出现黄疸和皮下瘀血,肝肾损害,病情发展,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走黄和内陷的不同表现
(1)走黄:在原发病灶处,突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迅速向周围扩散,边界不清,皮色暗红,疼痛剧烈,全身伴有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胸闷不畅、四肢酸软无力,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或弦滑数。或伴有咳嗽、喘息气促、胁痛、痰血;或伴有恶心呕吐、口渴喜饮、便秘腹胀、腹泻;甚或伴有神昏、谵语、发痉发厥、肢体拘急。
(2)内陷
在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之人或消渴病患者。
火陷证:常发生于有头疽的热毒炽盛阶段。表现为肿势平塌,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面干枯无脓,灼热剧痛。全身可伴有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或胁肋隐痛,舌质红绛,苔黄膩或糙,脉洪数或弦数等。
干陷证:常发生于有头疽的溃脓期。表现为脓腐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黯,肿势平塌,根盘散漫,胀痛或微痛,疮顶干枯,伴有发热、恶寒、神疲少食、自汗、胁痛、气息喘促、神昏谵语,舌质淡红,苔黄腻,脉虚数;或体温不高,便溏,小便频数,舌质淡,舌苔灰腻,脉沉细等。
虚陷证:常发生于有头疽的收口期。表现为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脓腐已脱,而脓水清稀或带绿色,新肉不生,不知痛痒。全身出现虚热不退、精神不振、食少、或有腹痛便泄、肢冷自汗、气息低促,舌质淡红,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此属脾肾阳衰;若见舌光如镜,口舌生糜,舌质红绛,脉细数等,此属阴伤胃败。
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脓液和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必要时可作骨髓细菌培养,毒血症血培养则无细菌生长;败血症血培养有细菌生长;而脓血症血培养则不一定有细菌生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