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角炎有时并非上火
摘要:小儿得了口角炎,由于受炎症刺激,会不时要用舌头舔患处,甚至常用手去揭结痂,发现这种情况,家长要进行制止。因为手上所带的病菌会引起糜烂面感染,使病情加重。
时常看到有的小孩口角上起些小泡,并有渗血、糜烂、结痂,医学上称“口角炎”。小儿口角炎常因以下3种疾病引起:核黄素缺乏症,该症引起的口角炎生于一侧、或两侧兼有,但一侧较重,口角湿白、糜烂,张口时易出血,久之形成溃疡,并会受细菌感染。家长把它归之为“上火”,可是它真的是因为上火引起的吗?
口角炎,俗称烂嘴角,是孩子的常见的疾病,一些家长以为孩子的口角炎是上火引起的,其实不尽然。孩子的口角炎多数是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是由营养缺乏引发,其中以由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最初表现为口角上发红、发痒,接着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浸渍或裂痕,张嘴时拉裂而易出血,吃饭说话等都受到影响。孩子嘴唇干燥后,喜欢用舌头去舔它,目的是想使嘴唇和口角区潮润些,可以得到一时的舒服感。但由于唾液碰到干燥空气很快地被蒸发,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干燥问题,相反将唾液中的微生物带至裂口中,会引起细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
传染性口角炎多为链球菌与白色念珠感染,往往发生在小儿口角,受刺激容易擦破。特点是两侧口角粘膜及皮肤接界处除出现红色炎症外,口角粘膜和皮肤会肿胀、变厚、有痛感。病期反复可持续数星期。口角疱疹由单疱疹病毒引起,最初口角发红、发痒,随即发生圆形小泡,直径约2毫米,小泡迅速破裂后成小溃疡,有透明液体渗出,还伴有发热和颌下及颈淋巴结肿痛,一般5天左右症状减轻,10天左右溃疡结痂、脱落,自然痊愈。
造成口角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宝宝体内缺少一种核黄素(即维生素B2)的营养物质所致。
小儿得了口角炎,由于受炎症刺激,会不时要用舌头舔患处,甚至常用手去揭结痂,发现这种情况,家长要进行制止。因为手上所带的病菌会引起糜烂面感染,使病情加重。
一旦孩子患了“烂嘴角”,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约5天即可痊愈。也可在临睡前清洁患处,然后用浓缩鱼肝油滴剂涂抹,再将维生素B2片研碎后撒在患处,两三天即康复。另外,在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吃一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例如各种杂粮、豆制品、新鲜蔬菜、胡萝卜、紫菜、瘦肉、猪肝、鸡蛋和水果等。
夏季,一些幼儿的口角部位很容易发生乳白色糜烂和裂口的症状,医学上把它称为口角炎。造成口角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患儿体内缺少一种核黄素(即维生素B2)的营养物质所致。由于患口角炎患儿,往往同时伴有阴囊炎、唇炎或舌炎等病症,因此,很值得父母重视。
如果父母仔细一点的话可以发现,容易发生口角炎的孩子平时比较挑食,饮食结构不平衡,其实,这就是此病的根源。因此,预防口角炎的关键在于在生活中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使孩子摄入的充足、均衡营养。
一旦孩子患了“烂嘴角”,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2,每次5毫克,每日3次,约5天即可痊愈。也可在临睡前清洁患处,然后用浓缩鱼肝油滴剂涂抹,再将维生素B2片研碎后撒在患处,两三天即康复。另外,在生活中父母应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多吃一些富含核黄素的食物,例如各种杂粮、豆制品、新鲜蔬菜、胡萝卜、紫菜、瘦肉、猪肝、鸡蛋和水果等。
预防小儿口角炎,应在冬春季注意保持小儿面部清洁和温暖,进食后要给小儿洗脸清洁。让小儿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隔几天还应该吃一些蛋黄。如果小儿口角炎糜烂时间较长或引起其他症状,应考虑是否有其他疾患,如肺炎、药物过敏等,此时要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
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因B族维生素容易溶解于水。做饭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
口唇发干时,不妨涂少许甘油、油膏,防止干裂发生。注意不要用舌头去舔口唇,如果用舌头去舔,唾液中的淀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处残留,形成一种高渗环境,会导致局部越发干燥,从而发生糜烂。
小儿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
中新网海南频道致力成为全球华文公共舆论平台,全面真实独立反映舆论, 赋予网友平等的知情权和发言权。
1、凡本网独家的所有文字、图片、美术设计和程 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新网海南频道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中新网海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明确注明来源为中新网海南频道的信息,为本网转载稿,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转载刊用务经书面授权获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或转载后的两周内与本网联系,逾期均不受理。联系电话:0898-65306138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