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阑尾炎更易穿孔

发布日期:2014-11-24 23:57:33 浏览次数:1600

近日,市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接连为两名急性阑尾炎小儿患者施行了手术,最小的患者才19个月,一名10岁的小女孩竟然化脓导致肠穿孔。“小儿阑尾炎一旦确诊,如果没有其他严重疾病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危,应尽早手术治疗。”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陆国建副主任医师介绍,阑尾炎一经确诊,首选阑尾切除术。

一般来说,急性阑尾炎发病年龄多在5~12岁之间。据统计,5岁以下小儿阑尾炎的发病率约占总数的10%左右。

同样是急性阑尾炎,婴幼儿炎症过程要比成年人迅速和剧烈。这是由于成人腹腔内的大网膜比较长,一旦阑尾发炎时,它可以将发炎的阑尾包围起来,限制炎症扩散,不易穿孔。婴幼儿的大网膜短而薄,防御功能差;加上婴幼儿阑尾壁薄,对细菌的抵抗力较差,所以婴幼儿急性阑尾炎比成年人更容易穿孔,一旦穿孔,很容易扩散成腹膜炎。据统计,婴幼儿阑尾炎穿孔的发生率可达30%~40%。

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早期,家长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识别——

观察腹痛。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急性阑尾炎,会有从上腹部转移到右下腹的腹痛叙述,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可是太小的孩子只能用哭闹表示疼痛。那就应该尽量哄孩子把疼痛的位置说得更清楚些。

食欲减退,甚至拒食。小儿急性阑尾炎也有食欲减退的表现,如拒绝喝奶或其他食物。

恶心呕吐,可伴腹泻。尤其是5岁以下的幼儿,往往是先有恶心和呕吐,再出现腹痛,所以常常被误诊为消化不良症。一般吐奶或胃内容物,很少吐胆汁,不会吐粪水。患阑尾炎的小儿常常大便次数增多,有的伴有腹泻,但粪便量不多,偶尔便中带有少量血液,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保护性体位,不敢活动。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只哭闹,不活动,喜欢卧向右侧,双腿稍屈,这是疼痛最轻的体位。也有采取仰卧位的,但很少采取左侧卧位,因为阑尾的位置在右边,如果向左侧卧,将会使发炎的盲肠牵动和下垂,加重疼痛。右侧卧、少动是阑尾炎的保护性体位。

常有发热,但非高热。由于小儿抵抗力差,阑尾炎伴有发热也是常见的,体温可高达38℃~39℃,很多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等。

局部压痛拒按。不论大人或小孩,右下腹部压痛是急性阑尾炎一大特点,并伴有腹肌紧张或强直感。但检查小儿腹部是否有压痛和腹肌紧张相当困难,母亲可将孩子抱在怀里或给他哺乳,分散其注意力,然后触摸孩子的腹部,边摸边观察宝宝,是否有痛苦的表情,腹部有无比较硬的现象。当触摸到有疼痛的部位时,小孩会叫痛或用手来推开。

总之,一旦遇到小儿吵闹不安的腹痛表现,以及原因不明的呕吐,不论有无发热,都应想到阑尾炎的可能性,及早就医诊治。单纯性阑尾炎通过手术都可治愈。但阑尾炎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将严重威胁小儿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很重要。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