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麻风病患后代入学被拒 政府拟建专门小学
麻风病也叫汉森氏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由汉森教授于1873年发现)引起的疾病。它会伤害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包括手、足、眼睛等。麻风病最初的症状通常是皮肤局部出现黄斑,并且伴有麻木。
麻风病是一种传染性极低的传染病,通常被称作最不易感染的传染病,需要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要素才有可能被传染,而99%的人对麻风杆菌具有自然免疫力,不管如何接触传染源都不会被传染,传染性极小。
麻风康复者是曾患有麻风病且已治愈的人,不再是病人,与麻风康复者接触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不会,因为他们的疾病已经被彻底治愈,已经完全没有了传染性。虽然有不少康复者仍存在一定的残疾和一些难于愈合的伤口,但那是由于神经损伤的后遗症所造成,就像小儿麻痹症所造成的后遗症一样。
不是,但麻风病人的家属有较高的易感性,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有关,也可能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免疫力相对较低有关。
能。多种药物联合化疗(MDT)能够在6-12个月内完全治愈麻风病。通过MDT治疗,即使最严重的病例也会在几天到几个星期内完全失去传染性。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任何残疾的发生。
2009年,全国新发现病人1597例,云南约400例,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省份。目前全国有成千上万的治愈康复者生活在偏远的农村,过着与世隔绝、贫困和孤独的生活。从八十年代起,我国的新发现病人不再需要收治入院,而可以像我们感冒一样在家治疗。
麻风康复者大多手足留下严重残疾,生活非常贫困艰苦,不少村子房屋年久失修,缺医少药,而特别严重的是社会隔离、偏见和歧视,致使成千上万的麻风康复者被迫与家人分离,在康复村过着孤独的生活。他们的子女也因贫困和歧视而面临失学等问题。
九、既然麻风病是可治愈的,为什么社会上还对麻风病人和康复者存在着如此大的歧视和偏见呢?
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引起各种残疾,这是人们对麻风病产生恐惧歧视的重要原因。对麻风病缺乏了解,或只停留在一些旧的错误的观念上,也是造成恐惧歧视的原因。
关爱、理解、接受麻风病人和康复者、消灭麻风歧视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社会群体的共同参与。
(链接内容由麻风康复者专职服务民间公益组织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提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