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进入高发期小心麻疹侵袭孩子
医生正在为小患者查看病情。
冬春季节是麻疹的高发季节,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记者在省儿童医院采访时发现,由于之前的冬季空气干燥、少雪、气温偏高,部分人群免疫屏障减弱等诸多原因,导致麻疹患者有所增加,主要患病人群为1岁左右的婴儿。省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主任王晓明提醒大家做好麻疹的预防。
前期症状与感冒相似
医生,快给看看,这次宝宝感冒怎么特别严重啊?都发烧3天了仍不见好,呼吸很费力,脸上还出小红疹子,是怎么回事?近日,一位年轻的妈妈焦急地抱着仅6个月的婴儿来到省儿童医院就诊。经检查,宝宝患的并不是感冒,而是麻疹,而且合并肺炎。该婴儿经住院精心治疗一个星期后,康复出院。
麻疹前期症状与感冒相似,但麻疹出疹子有特点。王晓明介绍,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摄氏度左右的中等程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这时候和感冒症状相似,往往被当感冒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发热的第1至2天中可在小儿口中发现麻疹黏膜斑,特点为颊黏膜上呈现直径约1公分左右的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出疹期3天:病程第3至5天体温升高达39至40摄氏度左右,并出现红色米粒大小的红疹子,麻疹的疹子一般都是从发际开始往下出,先是发际、面部、躯干,最后才是手心、脚心;恢复期3天:皮疹出齐后,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皮疹逐渐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如果麻疹病儿出皮疹3天体温下降后再度上升,持续不退,咳嗽加重,可能是并发肺炎的病症,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王晓明说,麻疹可以并发喉炎、肺炎、脑炎等,其中肺炎最多见,严重者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麻疹病毒还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合并症如麻疹脑炎,多在发疹后2至5天出现神经系统的意识障碍、惊厥、昏迷等症状。
此外,如果患儿自身机体免疫比较差,并患有基础疾病如先心病、脑瘫、血液病、哮喘、肺炎等基础病,或以往用过多种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这类患儿一旦得了麻疹病情往往较重,应马上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若治疗不及时也会危及生命。王晓明说。
8个月以下婴儿应特别注意预防
从目前就诊的情况看,患者多为8个月以下的婴儿。王晓明对记者说,虽然患者内也有1至3岁的幼儿,但比较少。这些患儿的母亲多为80后,这批妈妈们大多注射过麻疹疫苗,自身没有出过麻疹,靠疫苗得到的抗体在体内逐渐减弱或消退,因此宝宝从母体获得的抗体较少。另外,根据免疫规划,接种麻疹疫苗的最小月龄为8个月,所以8月龄宝宝接种麻疹疫苗前的一段时间,家长需要格外注意预防。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因此,每年冬春季节麻疹高发时,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场所。王晓明表示,麻疹病毒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约2小时,所以疫情多发生在人员较集中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集体单位。医院和家庭内传播是婴幼儿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场所。到发热、出疹病例较多的医院就诊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等。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双手清洁,如打喷嚏后要立即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除的分泌物。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或麻腮风疫苗。王晓明介绍,目前的免疫程序是8月龄进行麻疹疫苗接种,18-24月龄和5岁各接种1针麻腮风疫苗。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请适龄儿童的家长务必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如果周围有确诊的麻疹患者,应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进行应急接种,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