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热点关注知名专家给出预防脑出血七秘笈

发布日期:2014-11-24 21:54:14 浏览次数:1610

说起脑出血,您或许认为这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加剧,这种疾病也开始逐渐侵袭年轻人。近日,凤凰卫视著名主播刘珊玲在家中突发脑出血,现已送往医院进行全力救治。

凤凰卫视行政总裁刘长乐先生,专程请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权威专家凌锋教授(曾成功救治在英国火车意外中受重伤的刘海若主播)。凌锋教授了解手术情况后,与香港医生进行探讨,并提出她的建议。凌教授从病房出来后说,手术和治疗都是有效、到位的,病人情况有好转。这让关心刘珊玲的社会各界人士松了一口气,但大家都有一个问号:是什么原因让年仅37岁的她罹患脑出血?

是什么原因让年仅37岁的凤凰卫视著名主播刘珊玲罹患脑出血?就此问题,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吉训明教授告诉我们,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等。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为常见。突发性脑溢血主要是因为血压突然上升,导致脑内微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出血。“很多年轻人长期患有高血压但并不重视,也没有接受规范的治疗,酿成惨剧。曾经接诊过一个孩子年仅24岁,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没有控制血压,导致手术四次又复发四次。”

脑出血的发生常见于体力或脑力过度时;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精神紧张时;用力排便、剧烈咳嗽时;大量饮酒、长时间打麻将或睡眠不足时等。脑出血早期病人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突然出现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以及言语含糊、甚至意识丧失等症状。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出血呢?

1.血压控制好:长期有效控制高血压,防止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是预防出血性卒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吉教授指出: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30岁以上的患者每年应至少测量血压一次。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应低于140/90mmHg,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应低于130/80mmHg。在血压未达标期间,应每天测量一次血压,以便调整用药,直至血压达标;血压达标后,至少每月测量一次血压,以保证血压始终控制在达标范围内。同时采取非药物疗法:如限制盐的摄入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等,可以巩固和促进药物的降压作用。

2.心态保持好:日常生活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环境及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高度的应激事件可引起交感神经介导的血管收缩及其它自主神经反应,对血压产生较大且持久的影响。

3.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之后,一定要定期检查做体检,采取服药措施,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发现动脉硬化,必须早期治疗,降低血脂及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加剧。

4.合理饮食: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低糖,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

5.预防便秘:大便秘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出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6.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刘珊玲工作非常努力,人称拼命娘子,可见过度劳累也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7.有先兆及时就医: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过性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吉训明教授介绍说,脑溢血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通宵熬夜、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每天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做40分钟快走运动,建议以每分钟走120步的快步走为宜。日常膳食宜清淡,戒除烟酒,保持满意体重。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要特别注意按时吃药,积极配合治疗。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的同时,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事宜。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依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立国家脑卒中抢救与治疗指导中心,并与120急救中心建立良好的中风救治网络,形成危重病人急救转运绿色通道和对口支持工作机制。指导中心拥有独立的卒中溶栓病房和危重症抢救病房,通过多手段诊断、多学科合作、多途径治疗搭建全国示范化脑卒中急诊救治平台,确保急性期脑卒中病人得到优先转运,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