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80岁老母照顾尿毒症病儿 10年已经血透1199次

发布日期:2014-11-07 23:25:33 浏览次数:1595

3月12日是世界肾脏病日。记者获悉,我市约有500名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有一半以上的患者第一次到医院就诊,就到了必须接受血透治疗的阶段。有的患者已经接受血透十几年,仍然对生活充满渴望。

【故事】 两三天没做血透 就全身肿胀不停呕吐

杜先生静静躺在床上,他双眼患有白内障,已经看不见这个世界。44岁的他,已接受血液透析10年1199次。他经常在半夜对着80岁的老母亲说,“妈妈,我舍不得你们,我还年轻。”

在第一医院八十多名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杜先生是接受血透时间最久的一位。在记者采访的整个过程中,母子俩始终不谈尿毒症,只愿用“肾小球肾炎”这个词。

杜先生的妈妈黄阿婆今年80岁。她说,自己每隔一天就用轮椅推着儿子到医院做血液透析:“医院的地板都被我磨光了。”第一医院肾内科的不少医生也说:“杜先生到医院血透时,我们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还没到医院呢。”

1998年9月,当时正在做贸易生意的杜先生脚肿了两个月,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脚肿消了,他也就不在意了。

黄阿婆说,儿子是有一天傍晚锻炼回到家后,累得倒头就睡,而且一段时间内发现小便泡沫特别多,才到医院检查的,医生诊断得了肾小球肾炎。

听说长白山的中药不错,黄阿婆请那里的朋友寄药,还去北京为儿子求药。她甚至把医生说的有用的药方都记在本子上,攒了厚厚的一本。

1998年底,医生诊断杜先生得了尿毒症,需要做血透。杜先生说:“我不想做血透,做了就一辈子都摆脱不了。”

家人看到外地一张报纸上关于尿毒症不需血透即可治愈的“报道”,激动万分。第二天,家人就陪杜先生坐飞机到报纸上介绍的医院治疗。“毯子里裹着药粉,一条药毯就要9800元。”花了十几万元,也没能控制住病情,杜先生甚至出现氮质血症,不停呕吐,杜先生最后只能回到厦门接受血透治疗。

十年了,杜先生也不耐烦过,可是,“没办法,除了换肾,全世界只有这个最先进了。”他说,只要两三天没做血透,身体就受不了,全身肿胀,不停呕吐,“我早就没小便了,全靠机器存活。”

“我想过放弃。”杜先生的话音刚落,黄婆婆大声否定:“他很爱我们的,他舍不得我们。”她有些激动:“我24小时都陪在他身边,他心里想什么,我最清楚了。”

黄先生说,现在想最多的,就是没生病前的生活,“楼梯总能很快就上去,跑跳都没问题。”他遗憾,“我就是不懂得休息,感到疲劳不对劲时,已经太迟了。我现在只希望,什么时候可以不用血透,能正常生活下去。”

【提醒】 一年做一次尿常规,简单又经济

市第二医院肾内科主任王玉新说,肾脏病早期没有症状,大家对它的认识也不够,这一两年才把尿常规列为常规体检。

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祝高红说,年轻人患尿毒症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遗传性肾脏问题;二是慢性肾炎引起尿毒症,主要与感染、免疫等有关。部分孩子经常发烧感冒扁桃体发炎等,也容易影响肾脏,“因此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就诊。不能给孩子乱用中草药与抗生素,以免导致急性肾衰竭

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医师张恒远说:预防尿毒症,要特别注意生活规律,少熬夜、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清淡,要避免长时间不喝水不上厕所。尿常规是最简单、经济的检查肾脏异常的检验方法。“一年10元的检查,就可能避免一年十几万元的开销。”

【呼吁】 加大医保政策倾斜力度主任王玉新说

第一医院肾内科护士长徐娟说,一次血透的费用是420元,一个月至少要8次,费用庞大。C类医保卡对血透的次数又有限制,给农村患者就医造成一定的压力。很多自费的病人更无法坚持治疗。

据她介绍,上海对肾脏疾病的医保政策,与肿瘤等大病相当,对血透患者有很大的倾斜力度,患者自付的费用很少,自付的一部分还可以到工会报销。她建议政府加大医保倾斜力度。

文/刘蓉 邱冬梅 吴玲玲 高树灼 摄影/高树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