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发五种皮肤病
2014-06-19 19:56:14责任编辑: 百灵001来源: 百灵网点击: 次
夏季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季气温高,易出汗,对我们的肌肤来讲是一大挑战,一不小心你就会引“病”上身,那么在夏季我们要如何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呢?皮肤过敏、瘙痒怎么办?如何杜绝皮肤病的发生?一起来看文章吧!
夏季天气炎热,身体出汗,潮湿的皮肤容易感染各种真菌病菌;加上衣衫清凉,暴露的身体部位较多,被蚊虫叮咬的几率也大很多,所以夏季是多种皮肤病的高发季节。
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皮肤安然度夏呢?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下在夏季好发的几种皮肤病及其预防方法。
【螨虫性皮炎】
●揪诱因
不少人夏天染上螨虫性皮炎,多是因为家中刚铺上的凉席没有进行除螨杀菌。
●症状
螨虫性皮炎多发于人体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多是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往往奇痒难忍。
●预防方法
要避免患上螨虫性皮炎,首先要寻找病因,找出螨虫的根源,并予以消灭,不然即使大量用药也不能根治。对于新买的或搁置已久的凉席一定要除螨杀菌后再使用。
一般来说,用开水烫洗或者喷洒杀虫剂,然后放置在太阳下暴晒即可。螨虫怕光照、怕高温、怕干燥,因此夏天要经常打扫卫生,清除居室杂物,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勤洗澡勤更衣,多晒一晒被褥衣物。
此外,家中养宠物的人也要注意,猫狗身上容易寄生螨虫,要经常给宠物除螨杀菌,从而避免家人尤其是孩子患上螨虫性皮炎。
●诱因
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它是由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癣较手癣更为常见。
有传染倾向,与密切接触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擦脚布等有很大关系。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
●症状
本病分为4种类型。
浸渍型,多见趾(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
水疱型,多见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甚至几个水疱融合成较大的水疱,边界清楚,皮肤不红,疱破脱屑。
鳞屑型,多以脱屑为主,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界清楚,炎症不明显。
增厚型,多见掌跖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开裂。
●预防方法
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足癣患者洗袜子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脚容易出汗的人宜穿棉线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同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天天洗脚,勤换袜子,保持鞋袜干燥,避免到不清洁的浴池、游泳池洗浴和游泳,不在公共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尽量不要在过于湿热的环境下工作。避免使用公用剪刀和指甲刀。
【接触性皮炎】
●揪诱因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它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发病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往往几天后才出现症状。
●症状
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接触物若是气体、粉尘,病变多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颈部等。有时由于搔抓将接触物带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阴、腰部等,也可发生类似的皮炎。
●预防方法
爱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除了螨虫叮咬外,有一些人对草、芦类凉席也有过敏反应,皮肤上会出现豆粒大小的淡红色疙瘩,奇痒难忍,因此,有过敏反应的人宜睡竹制或藤制凉席。
【日光性皮炎】
● 揪诱因
日照性皮炎,又称日晒伤或晒斑,是一种光敏类皮肤病,为正常皮肤经暴晒后产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蛋白质发生变性、分解,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本病多见于春末夏初,好发于儿童、妇女、滑雪者及水面工作者,其反应的强度与光线强弱、照射时间、个体肤色、体质、种族等因素有关。
●症状
在面、颈部和手背等暴露部位,尤以额部、面颊等处出现皮肤红斑,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常感到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轻者2~3天内痊愈,严重者一周左右才能恢复。
个别患者可伴发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日晒面积广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和全身不适等。
●预防方法
1、要尽量避免日光暴晒。
特别是已经患有这种皮炎病的患者,要涂SPF15以上的防晒霜,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防晒霜,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强烈刺激。
2、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2时阳光中紫外线最多,这段时间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到室外活动,应穿着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打遮阳伞做好防护。
3、对光敏感的人,摄入光敏感物质后,如某种食物和药物,或者被阳光较长时间照射,在皮肤的暴露部位也会有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因此要避开这些刺激性因素。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更不要用手搔抓,因为一旦抓破,很容易出现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患处。
此外,红斑狼疮、雀斑等虽不属光感性皮肤病,但阳光照射也能使病情加重。
【脓包疮】
● 揪诱因
脓包疮俗称黄水疮,多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是炎炎夏日里最容易得的皮肤病,尤其易在儿童中流行,可通过接触相互传染。它是由金黄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可分为大疱型脓疱疮和脓痂性脓疱疮。
●症状:
脓包疮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包,包壁薄,很容易破溃,不过只要科学地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
● 预防方法
保持好个人卫生,勤洗温水澡、勤洗手、经常修剪指甲;
尽量穿吸汗、透气的棉质衣物,积极防痱治痱;
保护皮肤完整,即使皮肤有极细小的破损,也应及时处理以防感染;如有湿疹、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切忌搔抓;
多吃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专家建议】
对于预防和治疗夏季皮肤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夏季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肥甘味厚辛辣的食物,也尽量避免摄入光感性蔬菜和相关药物。
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爽,增强体质,保证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外出时,做好紫外线防护措施,并减少暴晒时间,特殊作业的人应做好相关防暑措施。此外,皮肤病患一旦发病,尽量避免洗烫、搔抓等外界不良刺激,应立即入院接受专业治疗。
夏季皮肤过敏五大元凶
夏季是过敏高发的季节,红肿痛痒让度夏成为一种折磨。近日,哈医大四院皮肤科主任张丽华教授举办了一次讲座,提出了全方位的指导意见。
夏季五大过敏因素
空调常开生螨虫 。空调里面积存着很多病原菌,比如螨虫、灰尘、花粉和霉菌等。螨虫体形非常微小,人用肉眼很难发现,它叮咬人体后释放出的毒素很容易使人过敏,出现丘疹、红斑这样的荨麻疹症状;如果用手抓,皮肤还会引起感染化脓。如果家里有新生儿和儿童,对螨虫感染会加敏感,甚至这种过敏会伴随孩子很长时间。
饰品过敏。在夏季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中,很多是因为戴金属项链造成的,还有的则是戴手链、脚链、耳环引发的。这些人的过敏症状表现在首饰与皮肤接触的部位,如耳部、颈部、手腕、手指等处,也有的人会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先是皮肤红肿,接着开始起小丘疹、水疱,甚至全身奇痒。
鱼虾或为过敏源。夏天食物品种繁多,其中一些食物就是诱发过敏的因素,如鱼、虾、蟹等,这些食物易引起皮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此外,食品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导致过敏。
紫外线过敏。在阳光下暴晒后,颈面部、手臂部、肩背部等外露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火烧般痒痛难忍,数天后红斑和水肿消退,继以脱屑、蜕皮,并留下暂时性的色素沉着。这个过程是皮肤在强烈日光照晒下出现的急性损伤性反应,反复晒伤,会让皮肤对光敏感,产生光敏性反应。
温度湿度变化。许多白领每天坐在办公室工作,肌肤的水分被空调吸干,造成肌肤角质层水分严重不足、皮肤循环紊乱,出现脸部红肿或红血丝;室内外温差极大,也会导致皮肤过敏。
抗过敏药要慎用
皮肤过敏会引起搔痒、肿痛等症状,令人痛苦不堪,所以一旦过敏,许多患者都会赶紧用药,以控制症状。目前治疗过敏的药物很多,虽然治疗效果都很好,但是副作用也较多,一定要慎用。
以氯苯那敏(扑尔敏)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类药物,普遍具有疗效好、价格低的优势,但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服药后大多会出现困倦、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因此,驾驶员、高空作业人员、操作机器的人以及学生,最好不用或少用,以免发生意外。这类药物还有可能引起黏膜干燥、瞳孔散大,所以有青光眼的人要慎用。
以氯雷他定为代表的新一代抗过敏药物现在用的比较多。相比第一代抗过敏药物,不会有明显的镇定作用,副作用也明显减少。
西咪替丁为代表的H2受体阻断剂,肝、肾功能较差的人要忌用。这类药物还会引起疲乏、头痛、眩晕以及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皮质类固醇激素也是应用广泛的抗过敏药物,疗效显著,但无论内用还是外用,副作用都非常明显。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细节可避免过敏
对付过敏症,最有效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并远离这种物质。其次,在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细节。
定期清洁,空调和床品是关键。定期清洁空调过滤网,注意室内的通风,有助于减少尘螨和霉菌滋生;使用过程中,每隔半月,就可以把过滤网取下来冲洗干净。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对积攒尘螨更多的空调外机进行清洗。同时,皮肤容易过敏的人,还要经常更换枕巾和枕套,晾晒枕芯。
内外补水。夏季不仅要多喝水,增加皮肤代谢能力,还要对皮肤多补水。夏季可以用油分较少的啫喱状护肤品。肤质比较薄的人一定要缩短洗澡的时间。沐浴的时间长、水温热,容易让肌肤皮脂膜失去天然的保护能力。
避免暴晒。尽量避免阳光过于强烈的时段出门,出门要打伞、戴帽子或是穿长袖衣服。可以在出门前半个小时适当涂抹防晒霜,选择防晒霜前先在局部试用,确认不过敏再大面积使用。
多吃青菜。洋葱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多吃可防过敏症的发病。此外,夏季要尽可能少吃或不吃生猛海鲜,吃之前用热水将海鲜烫一遍。这样就可以减少过敏现象发生。
温度湿度合理。想办法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比如在空调房里使用加湿器。但过湿的环境对皮肤也不好。空气湿度较高时尘螨会高度繁殖,因此室内空气湿度不能高于40%,最好使用空气湿度测量计。
脱敏治疗。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求助于医学手段,改变过敏性体质。向皮下注射改变了的致敏原和乳类、花粉等物质制成的抗原浸液,并逐渐增加致敏原的浓度,使过敏者体内产生对过敏物质的抵抗力。
解读八种夏天易发皮肤病
夏季气候主要的变化特点是紫外线照射量增多、气温上升、湿度也有升高,此外各种昆虫也开始大量繁殖。因此,恼人的皮肤病也会如期而至。夏季常见的皮肤病有以下几种。
1.痱子
是由于环境中的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能及时地蒸发,致使汗孔堵塞,汗液淤积或破裂所致,有的表现为小米粒大小浅表水疱,很容易蹭破,轻度脱屑而愈,多见于婴儿、孕妇,称为白痱;有的为散在红色小丘疹,但与毛囊无关,称为红痱,多见于小儿,有的为小脓疱,称为脓痱。
防止痱子的发生应该注意室内环境的通风降温,避免环境过湿,温度过高;衣着应宽大,减少出汗且利于汗液蒸发,勤换衣服;尽量保持皮肤干燥,用干毛巾擦汗,肥胖者、婴儿及产妇应勤洗浴,但不用冷水,揩干后扑痱子粉。治疗可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若发生脓痱要到医院就诊做综合治疗。
2.晒伤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