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慢性贫血原因多 中医食疗巧调理

发布日期:2014-11-01 06:35:09 浏览次数:1600

在大部分人看来,贫血等于缺铁,多补补就好了。事实上,贫血种类很多,慢性贫血的发病率已仅次于缺铁性贫血,位列所有贫血的第二位。更重要的是,慢性贫血常常意味着你可能患上了感染性疾病,甚至肿瘤。

慢性贫血通常指慢性病性贫血,表现为轻至中度贫血。其主要病因包括感染、肿瘤、急慢性炎症,以及细胞因子调节异常。病毒(如HIV/AIDS等)、细菌(如结核、脓肿等)、真菌、寄生虫(如疟疾等)的感染者易患慢性贫血。此外,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炎性肠病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某些肿瘤也可能导致慢性贫血。临床发现,感染导致的慢性贫血的发生率为18%~95%,肿瘤为30%~77%,炎症为8%~71%,老年人占3%~4%。所以,在某些基础病表现不明显的时候,慢性贫血就是机体出现疾病的征兆。

慢性贫血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肤黏膜苍白、粗糙、缺少光泽,活动后心悸气短消化不良,腹部胀满,大便规律和性状改变等。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应到医院就医,结合血常规等一系列检查即可进一步确诊。

必须提醒的是,长期贫血会导致心脏供氧不足,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所以发现贫血要尽早就医。如果贫血不严重,且临床症状主要由基础疾病引起,一般不需要对贫血进行特殊治疗;如基础病不能纠正,且血红蛋白小于90克/升,就需要积极治疗贫血,尤其是65岁以上,合并单个或多个危险因素(如冠心病、肺病及慢性肾病)的患者。

贫血,中医称为血亏。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是由于外耗伤过甚,或因患者生化不足而引起。外感内伤、出血、虫症、中毒等都能耗伤血液,致使患贫血。故药膳治疗贫血,则以滋补气血为先。贫血主要症状:形色憔悴、气短声弱、饮食乏味、惊悸少寐,舌苔薄白,舌色淡白,脉细弱等。药膳以补血、养血加以调理。现介绍几种供读者制作食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