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青光眼怎么治疗
恶性青光眼病因是什么?以下就是关于恶性青光眼病因的详细介绍:
1.内因:解剖及生理方面的因素。(1)解剖结构上正常范围内的变异和遗传上的缺陷:如小眼球,小角膜,远视眼,浅前房,高褶红膜末卷,使其前房浅房角窄,导致房水排出障碍。(2)生理性改变:瞳孔阻滞,前房浅房角窄,瞳孔中度散大是其重要条件,加上年龄的增长,晶体随年龄而增长,逐步紧贴瞳孔缘,使虹膜与晶体之间形成瞳孔阻滞,致后房压力高于前房压力,加上角膜巩膜弹性减弱,对压力骤增无代偿能力,因而推周边虹膜向前,虹膜膨隆闭塞房角,致眼压增高。2.外因
(1)情绪激素: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运动神经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均可使虹膜根部拥向周连,阻塞房角。(2)点散瞳冻结,暗室试验或看电影,电视时间过长使瞳孔散大,房角受阻而导致眼内压增高。
恶性青光眼有什么症状?以下就是关于恶性青光眼症状的详细介绍:
恶性青光眼是一类诊断困难,眼压不易控制的顽固性青光眼,一般认为是抗青光眼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其特点是术后眼压升高,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显变浅,甚或消失,典型病例常于术后数小时,数日以至数月发生,但个别病例并没有施行抗青光眼手术而系局部滴用缩瞳剂后引起眼压升高或者外伤,葡萄膜炎后发生本症,这些都是透明因素而致睫状肌收缩,睫状环阻滞。本症只发生于闭角青光眼,特别是施行手术时,眼压虽低,但房角仍闭塞者,常双眼发病,即一眼发生恶性青光眼后,另一眼因缩瞳剂点眼,即有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可能,若一眼施行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不仅不能防止恶性青光眼的发生,而且有诱发的可能。
恶性青光眼的并发症有哪些?
(1)急性闭角青光眼:病人急性期主要症状是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象,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眼压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晶体改变,前房变浅,房角闭塞,虹膜萎缩等。该型青光眼治疗经应用缩瞳剂,-肾上腺能受体阻断剂,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可缓解症状,急性闭急青光眼虽用药物使症状缓解,达到短期降眼压目的,但不能防止再发生,故在眼压下降后根据情况尽快手术治疗。(2)慢性闭角青光眼病人主要症状是或多或少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虹视,这种发作冬季常见,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偶尔遮盖健眼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医生检查时有阳性发现,治疗上应用药物可暂时缓解压使之降,不能阻止病变的发展,应积极手术治疗。(3)开角青光眼主要特点是高眼压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胀或视蒙,眼压初期不稳定,以后渐增高,眼底,视野均有改变,治疗原则:先用药物控制眼压,若大剂量应用药物眼压仍高不能控制者考虑手术。(4)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眼压高,医生检查有阳性发现,先天性青光眼适于手术治疗。(5)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应积极防止这些病。
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方法有哪些?恶性青光眼的药物治疗法有哪些?
对恶性青光眼应及早采取紧急措施,减低眼球后部的压力,打破睫状环阻滞,与此同时必须采取包括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睫状肌麻痹剂并应辅以皮质类固醇药物的药物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睫状体水肿,常用药水有:1%阿托品及10%新富林溶液或0.5%托品酰胺,每日数次交替点眼,瞳也扩大可使睫状体后移,若药物治疗后前房形成,眼压正常,则可逐次减去各种用药,先停药高剂,再停碳酸酐酶抑制剂,而睫状肌麻痹剂应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如果药物治疗4~5天后无效时,可改变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穿刺放液及前房充气,如无效则采取晶体摘除或玻璃体切割术在睫状环阻滞缓解后,若眼压仍高,则可口服醋氮酰胺及点噻吗心安等。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