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什么是工业毒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机制

发布日期:2014-11-03 19:20:52 浏览次数:1599

不同化学毒物在周围神经的靶部位不同绝大多数侵犯远端轴突,碲、铅、顺丁烯二酸、六氯苯酚和6-氨基烟酰胺主要侵犯施万细胞和髓鞘;乙醇、甘油硫乙胺主要侵犯神经束膜,在工业毒物引起轴突损害的过程中,轴浆运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受损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毒物对轴浆运输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破坏能量代谢过程,使轴浆运输的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动力蛋白的活性受到抑制。

2.损害轴突的骨架结构

3.改变轴突或胞体内质膜的离子通透性破坏轴浆离子平衡。轴浆运输还可以把亲神经的毒物逆向转运到细胞体,使细胞合成神经递质和神经丝减少轴突直径变小远端因营养障碍而发生变性

周围神经病的基本组织病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四种:

华勒变性:致病因素直接使神经纤维受损后发生的变性,称为华勒变性。病变发生后2~3h,其断端远侧的轴索和髓鞘很快自近端向远端发生变性、碎裂,由巨噬细胞吞噬,断端近侧的轴突和髓鞘亦可有同样的变化,但一般只到最近的一两个郎飞结而不再继续。若断端离细胞体太近,则细胞体也可以发生变性解体而死亡。神经再生于24h后发生,生长速度一般为3~4mm/24h,需历时10d左右,临床功能恢复需3~6个月。

轴索变性:主要见于代谢或中毒性病因造成周围神经轴索损伤,在代谢或中毒引起营养障碍时,神经细胞蛋白质合成障碍,不能供给轴索远端营养,故出现自远端开始向近端发展的轴索变化,相似于华勒变性的轴索变化,可见到节段性脱髓鞘。继发髓鞘崩溃,病变呈多灶性分布,多由末端向近端发展,可影响到胞体的代谢,但胞体多数完好。严重病例,轴索远端亦可产生类似华勒变性的改变,轴索变性后运动终板也会随之变性,所支配的肌纤维萎缩。

节段性脱髓鞘(或称髓鞘病):主要见于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病,Guillain-Barre综合征,并可见于白喉性神经病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或后天代谢障碍性疾病。病理特点为原发性节段性脱髓鞘,轴索仍能完整保留,近端神经根受损严重,因此肌肉萎缩较少,但严重的节段性脱髓鞘也可继发轴突变性而致肌肉萎缩。

轴索萎缩(或称神经元神经病):主要见于感染、中毒、代谢及遗传等致病因素,可分别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的神经元,造成原发性神经细胞生化代谢紊乱及形态学改变,表现为细胞变性、崩解和死亡。继发性改变为轴索变性坏死,无再生现象,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抗癌药阿霉素中毒。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只要细胞体完好,其神经纤维都有很强的生长能力,以每天l~5mm的速度增长。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损伤的部位、程度、病因有关,离胞体愈近,生长速度愈快,挫伤要比断伤好。因此周围神经断裂后,必须两个断端很好对合,必要时要实行显微手术。

有些毒物(如正己烷)还可以破坏轴突内神经丝和微管的正常结构,使神经丝从微管上脱离,被快速转运至轴突远端,神经丝在远端产生积聚导致远端轴突肿胀变性。铅可抑制神经丝和微管的慢转运,破坏轴突的骨架系统砷可与线粒体内的巯基酶结合,形成稳定的二巯基酯类,干扰能量代谢,影响轴浆运输的动力系统甲基汞可以使轴突内的微管解聚,阻断轴浆的顺向和逆向运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9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