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杭州网讯最近,宁夏银川区报道了两起因食用隔夜熟肉制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这是因为夏天气温高,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而人的抗病能力在这个时候相对较低,就非常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望此次事件引起大家的注意,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三个条件,首先是食物被致病菌污染,大多是由于在加工制售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造成;其次是细菌滋生繁殖,在温度、水分、营养等多种适宜的条件下,存放了一定的时间,致病菌迅速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第三是因为食品加工不当,食用前未回锅加热或加热不彻底造成细菌性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1、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细菌性食物中毒多有发热和腹泻。如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时,体温可达38~40℃,还有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全身酸痛、头晕等。粪便可呈水样,有时有脓血、粘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发热不高、腹痛、腹泻、呕吐、脱水、大便为黄水样或黄糊状,1/4病例呈血水样或洗肉水样。
2、细菌毒素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无发热。如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反复呕吐、上腹痛、腹泻等。肉毒中毒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张目困难、复视,随之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最后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患者一般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购食品,要选新鲜、无变质的。海鲜最好选择活的。
2、食物在食用前充分清洗和浸泡。
3、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4、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充分加热煮透,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5、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故少吃剩饭、剩菜。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6、妥善贮存食品,食品需贮存在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并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8、保持厨房环境和餐饮器具的清洁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细菌的传播媒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