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扰食品安全 生熟不分是家庭食物中毒主因
近期,我国科学家在专业期刊《BMC Public Health》上发表学术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的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状况。这项为期一年的研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广西、四川六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完成。
食源性疾病
全球性挑战
项目参与者、评估中心重点实验室陈艳研究员介绍,2010年至2011年,全国约有7.48亿人次发生急性胃肠炎,4.2亿人次因病就诊。这其中可能有约1/3由食物引起,也就是说,每年全国吃出急性胃肠炎的就有2亿多人。仅急性胃肠炎一项,共造成全国损失1.7亿元,消耗的医疗资源与社会资源更是难以估计。从发病率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并无明显差异,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强调的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性挑战。
发病形式隐蔽
早期发现预警难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食源性疾病的特征也在悄然变化。目前食源性疾病暴发更多以跨地区集中发生,分散发现的形式出现,发病形式更加隐蔽和难于识别,传统的被动报告系统很难做到早期发现和预警。
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于2011年开始着手建设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搜索相关病例和识别暴发,将监测关口前移,最终将和现有的被动监测体系一起,实现以疾病找食品和以食品找食品双管齐下的溯源防控。
生熟不分
是家庭食物中毒主因
对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部副主任郭云昌研究员介绍说,国际上最有效、最简单易学的预防措施就是WHO食品安全五要点,分别是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其中生熟分开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是发生家庭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普通老百姓常常忽略制作生食与熟食的器具分开使用的观念,处理生食的器皿如果再拿来处理熟食,生食的细菌会通过器皿污染熟食,应使用两套不同的器具分别处理生食和熟食,以避免交互污染。
【健康辞典】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记者孔瑶瑶)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