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最科学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人类一度乐观地认为,一些传染病已经基本消灭,余下的传染病也可以通过免疫和抗生素得到控制。但是致病细菌和病毒显示出明显的抗药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新的致命病毒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
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先后发生由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疫情。 卫生部指出,今年以来,在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比去年同期明显上升。我国安徽以外部分省份的手足口病疫情较去年也有所上升。国内外资料显示,6月至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的手足口病疫情还可能上升。什么是手足口病,它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随着媒体近期的报道,这个陌生的疾病引起了不少家长的恐慌。
据卫生部于日前印发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介绍,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专家表示,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但是通过确实的实行“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这几项工作能够确实的减缓与避免该病症的传播与传染。
专家强调,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尤其是在托幼机构、小学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专家建议要做好每天的晨检,发现有发热、出皮疹的孩子,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同时要积极配合报告相关部门,并要立即对玩具、被褥、桌椅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食堂、卫生间、教室等的消毒处理。保持教室和寝室等活动场所通风换气。
面对传染性疾病,主要的还是社会、家庭的主动参与,积极进行预防。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不是以“治病”为主导,而是以“预防”为主导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只要加强预防和医疗措施,自然可以“宜己”。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