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初期抓紧治疗
林小姐:近两三天,我听说手足口病正处于发病高峰期。我的口腔里出现溃疡症状,请问医生,我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陈医生:从电话中听出你是个成年人,根据你陈述的症状,可以知道你对手足口病不大了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其症状表现为手、足、臀部出疹,咽颊口腔等部位长出疱疹,可伴随发热,厌食等症状。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病毒也会侵入成人的体内,成为病毒携带者,但因成年机体抵抗力好,一般不会出现症状。成年人得口腔溃疡的原因比较多,你表现为多发口腔溃疡,而非咽颊口腔的疱疹,可以排除患手足口病。必要时请到医院就诊,治疗口腔溃疡。
陈女士:我的小孩将近三周岁,这几天出现了发烧、流口水、厌食的症状,手脚上还出现一些小泡疹,请教医生该怎么办?
陈医生:根据你的述说,你的小孩很可能感染上了手足口病。你要仔细观察口腔内是否也有类似的疱疹,同时要抓紧时间赶快到医院进行确诊。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是上述部位出现水疱疹,及疱疹性咽颊炎,及时确诊,抓紧在病发初期治疗很关键。
胡女士:我的小孩3岁多,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当天早上到医院得到确诊,到下午已吃了两次药,未见病情好转,因此心急如焚。
陈医生:首先观察小孩的病情,如果出现下述情况:高热持续48小时不退;或出现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现象;或小孩出现肢体抖动、抽筋;出现呼吸急促、脸色发紫的现象是重症表现,可能会产生其他并发症,要赶快就诊,留院观察。如果在观察中没有出现上述症状,你就根据医嘱继续服药即可。
吴女士:我小孩才两岁,患手足口病两天了,我已经带小孩看了两家医院,手头上现在已有很多药,因为病情未见显效,能不能指点一些特效药。
陈医生: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尚在繁殖的病毒有效,但对已侵害身体的病毒是没有作用的,因此选用抗病毒药宜在发病早期时使用。你手头现有的很多药中,抗病毒可选用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也可选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若高热,可物理降温及使用退热药,因为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只要病情稳定,可继续服用医生的处方药。同时要加强对患病小孩的护理,要让小孩多漱口、清洁口腔,可用维生素B2、鱼肝油涂抹口腔粘膜疱疹。要让小孩穿宽松的衣服,避免对皮肤的摩擦;要剪掉孩子的指甲,以免他自己抓破疱疹。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食品,多饮水。
林女士:我的小孩4周岁,患手足口病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已经到医院诊治现在不发烧了,不过老是出汗,我仍然不能放心。还需要再吃药吗?
陈医生:根据你的述说,你的小孩现在已进入了恢复期,但身体还是比较虚弱,目前没有临床症状,没必要再吃药了。但要预防再感染,可让小孩多喝水,同时也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食品,这样对恢复健康有利。孩子还处带病毒期,最好居家休息,避免到公共场所,家里多开窗通气。
谢女士:我的小孩4岁多,现在已上幼儿园,目前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请问有什么有效的预防方法?
陈医生: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一般通过粪——口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也可传播。尤其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大人是病毒携带者,自己没有症状,但他通过和小孩接触后,小孩易被传染。因此认真预防十分必要,首先不管大人、小孩饭前便后、外出归来都要洗手,大人在护理中对小孩喂食、换衣、沐浴都要先洗手并处理好自己的卫生。同时还要注意不带小孩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不宜与生病者接触,小孩的玩具、奶瓶、毛巾、衣服等,要经常消毒,家里要开窗通气,鼓励孩子多喝水。如发现小孩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
杜女士:我经常看到媒体在报道中说要做好消毒来预防手足口病,但怎么消毒却少提及,请医生给予指导。
陈医生:在一般家庭餐具中通过沸煮的方式来消毒是最简便有效的,通常碗、筷、奶瓶等,用沸水煮10分钟以上即可;毛巾、手巾沸水煮5分钟;衣物、被子用70度的热水浸泡30分钟后阳光下晒干;玩具、学习用具用含氯的消毒水擦洗后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室内空气消毒简单方法是每日开窗通气两次以上,每次时间多于30分钟。
文/卢志明 陈惠芬 漫画/孔令妹
更多精彩请进入
20100614
>>
[责任编辑:
陈冰华
来源:厦门日报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