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一般预后良好
5月12日是我门诊的日子,接诊的第一个患儿是名2岁的小男孩,他妈妈主诉孩子手足发现皮疹已有2天了,听说现在手足口病挺多也很重,非常担心。经检查患儿体温37.5度(肛温),是正常的,精神较好,口腔粘膜、舌面、牙龈可见疱疹、溃疡,手、足、臀部、膝盖可见丘疹、疱疹,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根据这些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予以抗病毒及对症处理离院,并嘱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密切注意观察患儿体温、精神、有无发热呕吐等情况,如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其实,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潜伏期一般为2至10天,通常在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程一般为7至10天。少数病例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手足口病患儿一般预后良好,像前文提到的这一类手足口病患儿,家长是不必恐慌的。但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肺水肿等,家长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患儿出现体温持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面色苍白、呼吸费力等症状,即可能并发了脑炎、心肌炎、肺水肿,需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对于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当前手足口病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平时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