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如何识别真假手足口病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进入7月以来,沈城多家医院的手足口病患儿有所增多,该中心副主任王萍称,每年七八月是沈阳手足口病的传统高发期。
有些家长一见孩子长疱疹,就怀疑得了手足口病而紧张不已。专家称,手足口病的发烧、起红疹等症状的确与很多其他疾病相似,如何识别有窍门。
OR
手足口病?
昨日,记者了解到,近期患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儿童有所增多,其中尤以疱疹性咽峡炎多见。“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从表面上看容易和手足口病混淆,但其实还是有不同的。”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门诊主任张志宇称,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病毒性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手脚背,并伴有发烧,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
另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一般不会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OR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与水痘有相似之处:都是“长痘痘”、可传染的疾病,且侵袭对象也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如何区分两者,很多家长表示搞不清楚。
张志宇指出,虽然水痘和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出现发烧现象,但是分布位置有明显区别,水痘疱疹是全身性的,一般遍及全身,最密集的部位则是前后胸、腹背部,此外,头面部、头皮上、脚底下,手指和手掌上也可出现。在发热的同时或是第二天,即可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痘疹,在几小时后,痘疹就变成明亮如水珠的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有痒感。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及口腔,躯干很少,个小且颜色更红些,在发热的同时,还有流涕、厌食、咽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专家提醒家长,无论是手足口病还是水痘,都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所以,不管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的哪种症状,都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OR
手足口病?
一般的口腔溃疡是疱疹病毒引起,以溃疡为主;而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所致,以疱疹为主,口腔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特别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口腔溃疡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家长有时很难区分,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看有无异常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嗓子里面有疱疹或者发烧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排查。”张志宇称。
一般人都认为夏季不太容易患感冒,然而记者了解到,最近的高温天气让很多宝宝生病进了医院,其中热伤风患儿最多,其中不少是由于吹空调不当引起的。专家称,相比成人,小儿的抵抗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也弱,因此夏季要合理使用空调,不要过凉,要适度通风,此外,让宝宝适度锻炼,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也是预防疾病的有效途径。
本报记者樊华
专家支招预防手足口病
王萍介绍说,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牢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十五字口诀。此外,家长还应注意:
1.家长下班回家后,先把外出时穿着的衣服换下来,然后彻底清洗双手,最好同时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亲您的脸颊时被感染;
2.为孩子准备食物时,请将食物清洗干净,并加热煮熟;尽量不给孩子食用剩饭剩菜;
3.勤给孩子清洗双手、修剪指甲、勤换衣物、晾晒被褥;
4.注意保持孩子的玩具清洁;
5.注意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啃咬玩具等不良习惯;
6.在家应多开窗通风;
7.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家长不要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带孩子到有手足口病患者家串门,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8.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发热超过38.5℃、3天以上退热效果不佳、精神差、嗜睡、反复呕吐、肢体抖动或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或减慢、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樊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