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疫情高发期
6月3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近期,全省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在部分托幼机构和小学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已经进入疫情高发期。为此,省卫生厅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护儿童健康。
通知要求,各级疾控机构要做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特别是聚集性病例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尽可能准确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一旦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要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各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控意识,做好病例的登记管理,对发现的疫情,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及时处理;要规范预检分诊和诊疗流程,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网络直报工作;各地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切实落实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落实好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杜绝迟报、漏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防控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饮水卫生、托幼机构及学校卫生的监督检查。(记者 田小东)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