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异位胰腺并胃癌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伴返酸2a加重一周入院。2a来常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饮饱胀不适,偶有隐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查体: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余未见异常。腹部CT检查:胃黏膜增厚。胃镜检查:见胃体体上部小弯侧距门齿47cm见黏膜充血,水肿,并见一直径约3cm不规则凹陷,表面黏膜糜烂溃疡,基底偏硬,胃窦部黏膜充血,光滑,胃大弯见一脐样隆起,约2cm×1cm大小,淡黄色,表面黏膜光滑。胃蠕动良好。病理检查报告为:1 (胃体)胃低分化腺癌;2 异位胰腺。临床诊断为异位胰腺并胃癌而施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讨论
异位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已有文献报道,但胃异位胰腺并胃癌则罕见。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长的与正常胰腺组织无任何关联的胰腺组织均称为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
异位胰腺多数虽不引起任何症状,但它可发生胰腺能发生的所有病变,如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腺瘤,胰腺癌等。如出现临床症状,则可因其大小,部位及病变性质而定。临床上常分为6型即:
1 梗阻型:发生在小肠可致肠梗阻,肠套叠:在胆总管可致黄疸。
2 出血型:可因胃肠道黏膜充血,糜烂或侵蚀胃肠道黏膜血管而致消化道出血。
3 溃疡型:胃肠道的异位胰腺由于受消化液的刺激,可分泌胰蛋白酶,消化胃肠黏膜而致慢性炎症,形成溃疡。重者可发生胃肠道穿孔而致腹膜炎。
4 肿瘤型:异位胰腺若位于胃肠道的黏膜下会使黏膜局部隆起,位于肌层,可使胃壁或肠壁增厚,易误诊为消化道肿瘤。如为胰岛细胞瘤则可出现低血糖。异位胰腺可恶变而成癌。Iwamoto多次报道异位胰腺与G细胞癌有关。
5 憩室型:以Meckel憩室为最常见,可因憩室炎,出血而时有疼痛。
6 隐匿型:因异位胰腺属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般在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只有到病情发展或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引起注意。
【本站信息均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您当前浏览的是:胃异位胰腺并胃癌病例分析
来源:德医堂肿瘤医药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