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疗可发展为哮喘
过敏性鼻炎会自愈?不治疗可发展为哮喘来源:羊城晚报发表时间:2012-08-01 09:21
受访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韩虹文/ 羊城晚报记者陈辉谢哲通讯员郝黎张丹娜
3岁的佳佳不知何时起患上了过敏性鼻炎,动不动就打喷嚏,鼻水不断。妈妈带佳佳去看过医生,每次一用药都是很快好转,但药一停又复发了。有些“资深”妈妈向佳佳妈支招:小孩的过敏性鼻炎不用治,等孩子大一点,体质好了,自然就好了。对此说法,耳鼻喉专科医生予以否定———“宝宝的过敏性鼻炎靠‘自愈’风险很高,药物治疗并非没用,只是许多患者用药不规范。”
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韩虹说, 有一部分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可能会自愈,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不过,如果不治疗,更多的孩子的过敏性鼻炎非但不会自愈,反而会加重。这种加重,可能表现为过敏原增多, 以前只是对尘螨过敏,后来可能发展为尘螨、花粉、猫毛、狗毛等都过敏。加重还可能发展为哮喘,使得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哮喘反复发作会导致孩子气道狭窄, 增大成年后患慢阻肺的几率。
韩虹说, 在门诊经常听到一些患儿家长抱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都“不管用”,用的时候很好,一停又发作了。韩虹解释,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听信广告,自行去药店买药。这些药里面可能添加有麻黄碱成分,它是一种血管收缩剂,使用后可使得鼻甲缩小, 鼻塞缓解。可是一停药, 收缩的血管又会反弹, 鼻塞就又加重了。医生是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使用这些药物的, 含有麻黄碱的药物使用不能超过7 天, 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鼻内血管反复收缩而失去弹性,这时再怎么用药,鼻塞也不能缓解,只有靠微创手术来治疗。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带患儿到医院就医开药, 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过敏药物和鼻内激素。这些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的确是“治标不治本”,不过,如果使用规范,可以使下次复发的时间大大延长。比如说抗过敏药物使用要不少于两周。对于儿童来说,鼻内激素的使用不少于4 周,不超过6 周。
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的症状缓解了, 立即就停药,其实这只是表面上无症状,炎症并没有完全控制,一停药很快又发作了。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韩虹介绍说,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家长不妨带他们去医院做个过敏原检测。目前过敏原测检测主要是通过“点刺试验”。方法很简单,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刺入皮内。皮肤的点刺液仅为皮内试验的万分之一, 安全性较高。由于皮损小, 孩子会感到像蚂蚁咬一下。15 分钟出结果,费用仅一百多元。可以检测出孩子是否对螨虫、霉菌、动物皮毛、花粉等过敏。
知道孩子对什么东西过敏, 能避免接触的就尽量避免, 比如说孩子对动物皮毛过敏,家中就不要养宠物;如果孩子对花粉过敏, 可在花粉飘散季节戴上口罩或眼镜等加以防护;如果孩子对尘螨过敏,家里除了注意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窗帘、床单被罩、玩具公仔等,还可以考虑让孩子接受脱敏治疗。目前我国唯一引进的脱敏疫苗就是尘螨疫苗,对于大部分尘螨过敏者,接受了脱敏治疗后, 本身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可得到缓解,也可以抑制新的过敏原的发生,避免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
要提醒的是,进行过敏原检测,需停抗过敏药物一周后进行, 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脱敏疗法并非人人皆宜,5 岁以下患儿、高血压患者、精神病患者、肿瘤患者、免疫缺陷免疫异常者均不适宜。
脱敏疗法需坚持至少3 年,前16 周每周接种一次疫苗,此后每6 周接种一次,从小剂量、低浓度开始,逐渐加量,令身体产生抗体,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
很多人常常把孩子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当感冒,一方面耽误治疗,另一方面又滥用其他不必要的药物(比如抗生素)。
如何区分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呢? 韩虹介绍,过敏性鼻炎会引起鼻痒,轻度鼻痒者,总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行走, 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重者则难以忍受,还会伴有眼、咽喉等多处发痒,常常连着打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会自动流出,有的会有嗅觉减退等症状, 但没有全身不适。而感冒则不同,除了鼻部不适外,多有乏力、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而感冒症状则一般持续7 天。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另一个显着的不同是鼻内黏膜,过敏性鼻炎的鼻内黏膜是苍白的,感冒的鼻内黏膜则是充血红肿的。韩虹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让专科医生来诊断,而不要自行买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