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肌炎是什么意思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作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现象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细菌性心肌炎(bacterialmyocarditis)可由细菌直接感染,或细菌产生的毒素对心肌的作用,或细菌产物所致的反应而引起。
1.心肌脓肿:常由化脓菌引起,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化脓菌来源于脓毒败血症时的转移性细菌菌落,或来自细菌性心内膜炎时的化脓性血栓栓子。肉眼观,心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性黄色小脓肿,四面有充血带。镜下,脓肿内心肌细胞坏死液化,脓腔内有大量脓细胞及数目不等的细菌集落。脓肿四面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坏死,间质内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2.白喉性心肌炎:白喉杆菌可产生外毒素,一方面可阻断心肌细胞核蛋白体的蛋白质合成,另一方面可阻断肉碱介导的长链脂肪酸运入线粒体,引起心肌细胞脂肪和坏死。镜下,可见灶状心肌坏死,心肌细胞发生嗜酸性变、肌浆凝聚、脂肪及肌浆溶解。病灶内可见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灶多见于右心室壁,愈复后形成细网状小瘢痕。有的病例发生弥漫性心肌坏死,可引起心性猝死。
3.非特异性心肌炎: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急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及猩红热时,可并发急性非风湿性心肌炎。其发作机制尚未明了,可能是由链球菌毒素引起。病变是间质性心肌炎。镜下,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内及小血管四面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有程度不等的、坏死。在文章的结尾,我院专家提醒您:千万不要听信街头小广告的宣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只有进行正规科学的诊断与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如果您想多了解关于心胸疾病的信息,可以继续浏览我们的网站或者与在线专家进行交流,竭诚为您服务。
(编辑:永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