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心律失常有妙招图
白露节气过后,昼夜温差将会加大,天气转凉,这种天气里,支气管、哮喘、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最易增加,既往有心律失常的老病号也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防止疾病复发。
其实心律失常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过,只不过它在有的人身上表现很轻,有的症状重;有的持续时间短,有的持续时间则长;有的偶尔发生,有的经常发生。一般情况下,症状轻、持续时间短、偶尔发生,对健康影响不大甚至毫无影响;但若症状重、持续时间长、经常发生,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呢?
正常心脏如果受到寒冷、疲劳、喝浓茶、烟酒刺激、情绪激动等,常可出现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低血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产生室内传导阻滞而导致心脏骤停。
严重低血钾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室颤动。严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缩无力,并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导致心脏骤停。此外,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后遗症等也容易发生心律失常。需做必要检查后才能正确做出评估。
心律失常的常见不适症状:发作性心悸、心慌、咽喉部突发堵塞感、胸闷、严重时伴有头昏、黑朦。亦有出现失语,偏瘫等脑梗塞的情况。无心脏病者一般无重大影响,但发作时间长,每分钟心率在200次以上时,因血压下降,病人发生眼前发黑、头晕、乏力和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厥、休克。冠心病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往往会诱发心绞痛。
1.呼吸憋气法:嘱深吸气后憋住气,直至不能坚持屏气为止,然后用力作呼气动作。
2.刺激咽喉法: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可起到终止发作的作用。
3.压迫眼球法:闭眼向下看,用手指在眼眶下压迫眼球上部,先压右眼。同时搭脉搏数心率,一旦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止压迫,切勿用力过大。
4.压迫颈动脉窦法:患者处于平卧位,家属帮助压迫一侧颈动脉窦(在甲状腺软骨水平,颈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每次1020秒,无效时换另一侧。压迫时动作宜轻巧,不宜用力过猛,同时应摸脉搏以监测心率。
5.按按内关穴。人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内关穴,如果我们每天常按此穴,可以有效缓解心律不齐。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的中间点就是内关穴了。每天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胳膊的内关穴,每次按捏510分钟,每天23次。
祖国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是气滞血淤、经络不通。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怔忡、胸痹、心痛等范畴,多由于脏腑气血阴阳虚损、内伤七情、气滞血淤交互作用致心失所养、心脉失畅而引起。一般在专业中医师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适宜的中成药,如参仙升脉口服液等,对于改善上述症状、控制病情有较好的疗效。
参仙升脉口服液是治疗心律不齐的中成药的代表之一,由红参、淫羊藿、补骨脂、枸杞子、麻黄、细辛、丹参、水蛭8味中药组成,具有温补心肾、活血化淤的功效,可以治疗心肾阳虚、血淤寒凝、脉络受阻所致脉迟证。参仙升脉口服液主要用于阳虚脉迟证,症见脉迟、脉结、心悸、胸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或头晕、舌质暗淡或有齿痕,或舌有淤斑、淤点,相当于西医中的轻、中度窦性心动过缓和轻度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合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参仙升脉口服液是步长制药于2009年在抗心律失常中药稳心颗粒的基础上推出的专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独家产品。需注意的是,该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服用期间应注意心率、血压的变化,如发现心率改善不明显,用其他治疗措施。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