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急性病人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 水疱、大疱,称大疱性荨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发生,称紫斑性荨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肿胀,或咽峡部肿胀而造成喉头水肿,致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皮损往往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断发生新的损害,严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损也可在数天内消退。
全身可有发热,一般在39℃以内,如在39℃以上,就应注意病人有无急性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呼吸症状可有哮喘与呼吸困难。肠道可有腹痛或胃脘胀痛。有的还可有腹泻。严重全身性风团病人还可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极少数还可发生休克反应。应及时给予治疗。大多数病人仅有风团瘙痒症状,而无其他症状。病程一般在1~2周内自然痊愈。
荨麻疹表现为 过敏体质对许多刺激在皮肤上表现的一种血管神经反应,大小不一,并伴有搔痒或烧灼感。有的患者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全身症状。分为急性荨麻疹和 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发病急,发作突然,皮疹数量较多,面积较广泛, 风团常为大片状,病程不超过6周,易反复发作,合并血管性水肿的相对较多,严重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全身无力等;伴有 消化道黏膜病变时,可致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伴有 呼吸道黏膜病变时,可致胸闷、呼吸困难。所以 急性荨麻疹患儿在及时对症治疗的同时,临床护理非常重要。
一般护理入院后,应仔细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对呼吸急促患儿应10 min观察1次呼吸的变化,同时观察有无喉头水肿,如有应及时处理;对心率增快的患儿,同样10 min观察1次心率的变化,必要时做心电图检查;在输液过程中,一定控制好输液速度,由于红霉素易引起消化道症状,滴速一般控制在20滴/min最佳。
急性荨麻疹可致喉头水肿,有消化道症状的可致恶心、呕吐,而用红霉素治疗过程中也易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故体位护理非常重要,一般取右侧卧位,也可取平卧位,头偏向右侧,这样可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如有痰或呕吐物在口腔咽喉内,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敏感性皮肤(或皮肤敏感)并不是指过敏。它是非专业人士或美容院对一类皮肤症状群的通俗描述,而正规的医学书里是没有这样的说法的,这是关于皮肤过敏症状的介绍。敏感性 皮肤可分为干性皮肤和油性皮肤两大类,它们的医学名称、原因、治疗方法都非常不同,这是关于皮肤过敏症状的分类。关于皮肤过敏症状的表现人们时常描述的是是干性敏感皮肤,它的症状群:干燥,紧绷、发红,刺痛、脱皮,特别是受到冷刺激(冬天和用冷水洗脸)时,容易引起 红斑和皮屑,甚至出现发炎、红肿。敏感性皮肤选用氨基酸滋润型洗面奶非常重要。粗制肥皂、去污剂和某些保湿剂中的香料对皮肤有刺激性,可使皮肤更干燥。摩擦和搔抓干燥皮肤可导致感染和瘢痕,这是关于皮肤过敏症状的改善方法。油性肌肤敏感非常麻烦,这种皮肤过敏症状是保湿补水解决的。主要是油性皮肤清洁不干净,造成了细菌、或 真菌感染等一类 皮肤病的统称。治疗不容易,非常容易复发。一定要服用欧敏克改善过敏体质。
1、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 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3、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多吃 碱性食物如: 葡萄、绿茶、海带、蕃茄、 芝麻、黄瓜、胡萝卜、 香蕉、苹果、橘子、 绿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过敏性
多数荨麻疹是由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 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IgE( 免疫球蛋白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这属于I型过敏性反应。属于这种机理的荨麻疹较多,最常见的有羊肉、鱼、虾、贝壳、蟹、牛奶、蛋类等动物蛋白质,还有 草莓、西红柿、大蒜等植物引起的荨麻疹。内服或注射的药物,空气中存在的霉菌孢子、花粉和化学物质被吸入,各种感染或感染性病灶的产物等。
除了较常见的I型过敏性反应,还有I、II和IV型。如输血、治疗用的抗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等引发的荨麻疹,就属于III型 过敏反应。
非过敏性
有些荨麻疹引起的原因与过敏无关,如:
1.非过敏性组织胺释放。如某些药物( 阿司匹林、吗啡、磺胺、青霉素、阿拖品等),其它一些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能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它释放组织胺导致荨麻疹,不需要通过过敏性机理。
2. 胆碱能性荨麻疹。温热、运动、情绪激动等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碱能性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可直接引起血管扩张,也可促使 组织胺释放,引发荨麻疹。
3.直接刺激血管可引发荨麻疹。有些因素可直接刺激血管使之扩张和产生荨麻疹,如饮酒、精神紧张、失眠以及可使血管扩张的药物等。
4.遗传因素。如家族性荨麻疹综合征,延迟性家族性局限性热荨麻疹,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等都较少见。
【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组成】 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 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 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 蝉蜕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 赵炳南方。
(二)
【辨证】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治法】清热消风。
【组成】荆芥9克,防风9克,浮萍9克, 当归9克,赤芍9克,大青叶9克,黄芩9克,蝉蜕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朱仁康方。
西医治疗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感染时常须应用抗菌素,对某些 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
抗组织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药物,可以控制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或中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作用,可迅速抑制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副作用,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尤其高空作业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久用一种抗组织胺药容易引起耐药性,可另换一种。或交替或合并应用。儿童的耐药性较成人大,因而相对用量也大。 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合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安泰乐(羟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6-氨基乙酸可用于寒冷性荨麻疹和巨大荨麻疹,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及氯丙嗪可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钙剂可用于急性荨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
类固醇激素应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及血清性荨麻疹,对压力性荨麻疹及补体激活的荨麻疹可用少剂量。荨麻疹并发过敏性休克更须应用。有人应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患有急性荨麻疹,在饮食方面,应该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忌致敏食物若在饮食方面发现有致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牛羊肉、鸡、鸭、鹅、花粉等引起,应彻底禁忌这些食物,以免引起变态反应,导致荨麻疹复发或加重病情。
禽畜类主要有公鸡、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肝炎、过敏、高血脂、高热、肾脏病、腹泻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质后出现病态反应。
海腥类主要有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症,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忌辛辣刺激食物荨麻疹患者忌饮浓茶、咖啡、酒、吸烟,勿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酒、烟、浓茶等物的刺激可使搔痒加剧,势必引起搔抓,这样又造成恶性循环,使皮损难以痊愈。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味辛、性温食物,耗阴助阳,对荨麻疹是一种刺激,应避免食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