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眩晕是怎么回事 如何治疗眩晕
病因可能有颈椎退行性变、颈肌和颈部软组织病变、颈部肿瘤和颅底畸形等,引起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节受压,发生缺血而导致眩晕。可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但发生多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常伴有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
常在用眼过久或注视较长时间后才出现,遮盖患眼或闭目休息后眩晕可消失。可由屈光不正、眼肌麻痹、视力减退而引起。
应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或万古霉素,奎宁、水杨酸及苯妥英钠等药物后,会引起第8对颅神经中毒性损害,多使耳蜗及前庭神经同时受累。药物中毒引起的眩晕多为渐进性和持续性,一般不剧烈,常伴平衡障碍、耳鸣和听力减退等症状。发生内耳中毒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的易感性,也与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通过分析引起眩晕的疾病,我们可以发现除外肿瘤性疾病和颅神经已经明确损害的疾病,大部分情况都和器官组织缺血缺氧有关,如前庭神经核缺氧引起的耳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脑源性眩晕,器官组织缺氧一般情况是由于血管内血流通过能力和状态决定,机体内决定我们血管收缩舒张状态功能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完成。临床上治疗眩晕都要用到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一类的药物也说明了血管供血状态在眩晕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
颈部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和颈下神经节,后二者又被称为颈胸神经节或星状神经节。这些交感神经末梢分布到咽喉部、心脏、头颈、内耳和眼部及上肢的动脉,也加入到舌咽、迷走、舌下神经等颅神经内,这些交感神经节在受到刺激和压迫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引起所支配的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出现器官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的临床症状。同时,在颈椎的周围组织(包括小关节囊和椎间组织)中还含有大量交感神经末梢,如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或滑膜神经细胞多肽Y(NPY)阳性神经纤维。在颈椎节段性不稳定或明显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下,除了直接压迫和刺激颈部交感神经节引起症状,还可能会通过使颈椎周围组织(小关节囊)的交感神经兴奋末梢受到激惹,从而导致交感通路的异常兴奋。出现大脑、小脑、脑桥、延髓、耳部前庭神经核等器官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由于颈椎的寰枢椎半脱位引起的眩晕比较常见,颈椎由7节脊椎组成,最上端的寰椎和枢椎构成寰枢关节,寰枢关节是脊柱诸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因而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容易脱位。环枢关节半脱位的类型非常复杂,可有向前、向上、向下、侧向、旋转等。引起脱位的原因,有先天畸形,外伤,长年不正确的姿势,咽喉部的感染等。若寰枢关节半脱位,压迫颈部的枕大、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引起枕、颈部疼痛。若压迫第二颈髓处的脊髓束,刺激三叉神经脊髓束,引起前额、眼眶﹑太阳穴疼痛。寰椎横突旋转向前或后,压迫﹑牵拉交感神经干的颈上神经节,颈上神经节位于第二颈椎横突前方附近,易受寰枢关节半脱位或炎症刺激的影响,颈上交感神经受刺激可引起椎动脉痉挛,由内耳和前庭系统的缺血导致眩晕。
治疗眩晕的方法繁多,有手术治疗,有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有应用牵引治疗、手法推拿按摩治疗、针灸及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等,但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了解了眩晕的发病机理,我们可以采取去除致病因素,也就是减轻椎体的节段性不稳定,纠正脊椎错位失稳,尽量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线治疗眩晕,这样可以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正常状态,血管舒张,改善脑部及前庭神经核的血液供应状态,纠正器官组织的缺氧,从而恢复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临床效果确切,有些患者可以出现症状立刻消失的神奇效果。
临床上我们也可以见到一部分病人,经过手法纠正颈椎错位后症状消失,但没过两天症状就和原来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脊柱,尤其是颈椎,无时不刻不在活动着,如果患者有颈椎的严重不稳定,周围肌腱韧带松弛,颈椎复位后存在再次错位的可能,这样的病人可以复位后应用颈托固定,多次纠正脱位,给肌腱韧带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了。
由于眩晕的原因有很多,故日常需要注意的方面也不尽相同,下面将主要的情况列举出来,供参考:
1.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眩晕由颈椎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注意维持颈部的稳定,要注意保暖。
3.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
4.眩晕由贫血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应用食物疗法及辅助药物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