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奶奶一时眩晕 怀中3个月大女婴掉进煤火图
(2月18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株洲的龙先生夫妇抱着烧伤的女儿。)
红网长沙2月18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刘少龙 通讯员 李奇 姚玥)今年的元宵节,成为株洲龙先生夫妇的梦魇,他们又悲痛又内疚。
龙先生78岁的奶奶,抱着他3个多月的女儿小琳,一时眩晕,手中的小琳就掉进了熊熊燃烧的煤火了。2月18日,严重烧伤的小琳被紧急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抢救。该院普外一科龚娇娥医生说,“孩子脸上烧伤严重,很有可能会留下疤痕。”
“我只是刚刚出去一会,没想到就发生这样的事情。”龙先生一脸懊恼。龙先生介绍,17日下午4时许,家人都在家里烤火,他78岁的奶奶抱着小琳。谁知道,小琳老奶奶一时眩晕,小琳就从老奶奶的怀抱里掉进了熊熊燃烧的煤火里,当时孩子的衣服也烧着了。
孩子的哭声,将在隔壁房间里的龙先生吸引了过来,他马上给孩子灭火,但烧伤已很严重。“孩子凄惨的哭声,直锤我的心脏。”龙先生说。当时小琳的老奶奶也很后悔,他们也不好怎样说老人家,毕竟老人家是因为疾病,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经湖南省儿童医院检查发现,小琳严重烧伤,烧伤的面积达到5%。主要是脸部和颈部。脸部真皮以下的皮肤都烧伤了,是深度烧伤。“孩子很有可能会留下疤痕。”龚娇娥医生说。
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说,年龄为0—3岁婴幼儿,无自主或完全无自主行为能力的群体。这一群体对意外危险认识及预防能力不足,烧伤的发生率较高。
一般的原因有,洗澡时热水烫伤:这种现象多见于婴儿。婴儿皮肤娇嫩,易被热水烫伤。而年轻的父母缺乏护理小儿的经验,往往导致意外的发生。所以提醒各位护理婴儿的人员,洗澡的水温切不可过高,一般控制在37-37.5℃。
意外接触热源被烧伤:这种现象多见于正在学步和能自己行走的幼儿,此类小儿活动范围及接触的事物增多,但是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往往由于家长的疏忽而导致烧伤。小儿在学步行走时身体接触热水或火焰而被烧伤肢体,也有小儿因自行倒水而被开水烫伤的意外事件。所以家长一方面要对这类小儿照顾周详;另一方面一定要将高温危险物品放置在安全地方以防意外发生。
小儿相互嬉戏时意外烧伤:此类现象多见于年龄偏大的小儿,例如鞭炮、烟花炸伤、烫伤,还有玩火时被烧伤。不少小儿玩汽油或煤油时被烧伤。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小儿远离此类危险物品。
如发生婴幼儿烧伤,家长应该懂得一些基本救护措施:迅速将烧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或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除。
对沾粘部分衣物暂时保留,切不可强力剥脱衣物,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用清洁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烧伤部位涂抹牙膏、米酒、酱油、草药等,这些不但无助于伤口的治疗,反而容易引起伤口的感染,并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处理。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