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心脏病最容易猝死
心脏病:广义上可理解为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心脏和血管疾患,具体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限制型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高原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各种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其特点为: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临床表现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
猝死可分为心脏性和非心脏性两大类,而心脏性猝死是突然自然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 左右。
曾有专家网上撰文指出:从大量临床病例中不难发现,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疾患所引起的,故又称心源性猝死。导致猝死最通常的主因是冠心病,冠心病导致的猝死大约占到了80%左右。冠心病有五种种类,心绞痛、心肌梗塞、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型冠心病。
除了冠心病以外另外导致猝死的还有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心脏疾病都会导致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收缩,造成全身供血严重不足。因时间较短,患者一般得不到及时的抢救,最后引发死亡。
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斑块使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脏血液供应减少甚至部分中断,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冠心病可以引起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心脏骤停或猝死。但是读者不用担心,目前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血流,心肌恢复正常供血,消除您的症状,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病发生危险因素有:年龄和性别(45岁以上的男性,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家族史(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高血压,尿糖病,吸烟,超重,肥胖,痛风等。
⑴劳累,熬夜等。⑵精神刺激,如生气着急,紧张,悲痛等。⑶气候骤变,气温、气压过低,可诱发冠脉痉挛致心梗。⑷吸烟、酗酒、饱餐、血压及血糖过低等都会诱发心绞痛。⑸应激,如感染、手术创伤、出血等,可而诱发心肌梗塞。⑹血凝性增强,如饮水少、腹泻。(7)生活问题,如便秘,热浴过久。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进行预防,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改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降压;调脂;降糖。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对已患冠心病者的预防,目的是控制其发展,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阻止恶化,彻底戒烟;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 调脂治疗达标;严格控制血糖;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药物治疗:用药物降低心脏负荷,扩张冠脉,改善心肌血供,降低心肌缺血缺氧程度,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介入治疗:在X线透视条件下通过心导管(穿刺)的方式对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冠脉成形),也可进一步植入支架(冠脉支架术)扩张管腔防止血管回缩,使狭窄的部位保持通畅,改善心肌血供。
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叫冠脉搭桥或心脏搭桥。常采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如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桡动脉)移植到病变的冠脉,绕过狭窄部位,另辟蹊径(通常称为桥血管)为缺血心肌供血,达到立即恢复或增加缺血心肌血流的效果,从而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脏功能,大大改善生活质量,是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