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甲下外生骨疣和內生軟骨瘤有關的文獻報道
百科詞條:甲下外生骨疣和內生軟骨瘤 (最后修訂于2009-1-20 21:48:37)[共318字]摘要:疾病分類皮膚性病科疾病概述甲下外生骨疣和內生軟骨瘤是一種良性獲得性骨軟骨腫瘤。過去本病常被歸類于骨軟骨瘤。實際上它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本病發生于甲板下方的骨質。腫瘤組織與正常的遠端指趾/骨相連,發病前經常在局部有創傷史,因此也有不少作者認為該病是對創傷的一種反應性骨軟骨增生或化生。癥狀體征本病較常見。常位于甲緣,尤其是姆趾甲緣下,呈單個結節,有壓痛,直徑數厘米或更大,甚至引起整個指(趾)末節腫脹,X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外生骨疣的X線分析
2 討論
2.1 本病命名和性質 文獻根據有無軟骨帽,而分別稱為軟骨瘤和骨瘤。事實上,本病雖以甲下較多,因此以趾、指遠端外生性骨疣為恰當。從名稱上,外生骨疣包括骨軟骨瘤和骨瘤,從部位上,遠端多見。
2.2 發
四十、外耳道外生骨疣。骨疣常發生于外耳道骨部前壁及后壁。骨疣可單發也可多發,多發者常為雙側性,可能在對側外耳道內發現相同結節狀隆起物。鼓膜一般無明顯改變。外耳道狹窄程度視外生骨疣大小而定,大的外生骨疣僅留一小縫隙而不易看到鼓膜,多未完全閉塞。較大的外生骨疣,
骨軟骨瘤骨軟骨瘤為良性骨腫瘤,又稱骨疣。有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單發性約占90%,無遺傳性;多發性者與遺傳有關,屬先天性骨骼發育異常。常引起骨骼發育障礙,常造成四肢長骨短縮或彎曲畸形,身材矮小,稱為骨軟骨瘤病。 骨軟骨瘤很少惡變。如腫瘤在短時間內生長
手部內生軟骨瘤臨床治療66例分析發。
3 討論
手部小關節多,關節軟骨多,活動頻繁,故軟骨細胞錯構的機會也多,所以內生軟骨瘤多發生于手的指骨。內生軟骨瘤一般癥狀不明顯,腫瘤生長也緩慢,故早期不易診斷[1]。后期因指骨腫瘤膨脹呈梭形腫大,影響外觀或關節活
扁平骨內生軟骨瘤4例透光區,有時可見小間隔呈皂泡樣結構,另外,內生軟骨瘤還應與骨的巨細胞瘤、軟骨肉瘤等鑒別。髂骨內生軟骨瘤應與骨囊腫、骨巨細胞瘤和骨軟骨瘤進行鑒別。早發現、早治療,術前、術后同時配合放療,以免復發和惡變是治療本病的關鍵[4,5]。
圖1 左
右肱骨巨大骨軟骨瘤1例遺傳性畸形性軟骨發育異常癥,或骨軟骨瘤型或骨疣型Ollier氏病[1]。腫瘤多發生于四肢長骨干骺端,瘤體巨大圖1者比較少見。本病例為多發性骨軟骨瘤且伴有肱骨和尺橈骨發育異常,發生于肱骨骨干的骨軟骨瘤瘤體巨大,實屬罕見。該病診斷不難,X線平片
軟骨瘤軟骨瘤在良性骨腫瘤中較為常見,內生(髓腔性)軟骨瘤是指發生在髓腔內的軟骨瘤,最為常見。骨膜下(皮質旁)軟骨瘤則較少見。軟骨瘤伴發多發性血管瘤者稱馬弗西(Maffuci)綜合癥。軟骨瘤單發多見;多發較少見,并具有發生于一側上、下肢或兩側上、下
胸椎內生性軟骨瘤1例報告論
內生性軟骨瘤是肢體骨較常見的腫瘤,是發生于軟骨內化骨的一種良性腫瘤,即由于軟骨細胞錯構而成。其多見于肢體骨,以指骨和掌骨最為常見,其次為肱骨、股骨、趾骨、脛骨、腓骨和尺骨。除肢體骨外,其他骨骼極少發生內生性軟骨瘤,肋骨或胸骨是
罕見顱骨內板骨軟骨瘤1例有蒂和寬基底型,在干骺端或骨干表面呈鳥嘴狀突起或菜花分葉,基底細長或粗短,軟骨帽不顯影[2]。治療和預后:孤立性外生骨疣轉化成周圍性軟骨肉瘤很少,大多數外生骨疣,包括本例顱骨內板的外生骨疣,不需切除但應長期隨診觀察。發生于軀干的骨軟骨瘤即使
遺傳性多發性外生骨疣1例報告圖2)。手術所見:骨疣皮質與母骨皮質相連,疣狀物內部,為海綿骨構成,僅其表面被復玻璃軟骨,病變骨髓腔與母骨骨髓腔相連。病理診斷:遺傳性多發性外生骨疣。
圖1 股骨外側髁及腓骨上段外緣疣狀贅生物 圖2 骨疣形成,形態不整。其
遺傳性多發性右髂骨巨大軟骨瘤1例切除術的術中配合及護理.1 體位的擺放 患者取側臥位,頭下墊一頭圈固定頭部,肩下墊一小枕使肩懸空,避免臂叢神經受壓。兩腿平行放置在床上,膝部墊一軟墊,便于兩下肢做靜脈穿刺,身體前后用長枕或沙袋固定。側臥位,頭、頸、胸下放置整體側臥位墊支持,防止耳廓、臂叢神
多發性骨軟骨瘤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軟骨瘤又名骨軟骨性外生性骨疣,是指在骨的表面覆以軟骨帽的骨性突出物,是最常見的良性骨腫瘤。此瘤最常發生于長骨的干骺端,以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為最多見,其次是肱骨及腓骨,亦可發生于扁骨如髂骨、肩胛骨、鎖骨、肋骨等處,偶可發生于脊椎橫突。骨軟骨瘤
肺軟骨瘤1例出血,肺門淋巴結不大。病檢結果:肺軟骨瘤(右下)。
2 結果
骨軟骨瘤為骨骼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在四肢骨骼。發生在肺內軟骨瘤極為罕見,目前國內僅有個案報道。骨軟骨瘤由骨質組成基底和瘤體,透明軟骨組成帽蓋,纖維組成包膜
胸椎骨軟骨瘤1例見有骶椎骨軟骨瘤報道。脊柱骨軟骨瘤好發于椎弓,亦有見于棘突和椎體上者。普通X線僅能發現部分病變,且與四肢骨軟骨瘤的影像特征不同,這可能由于較為復雜的脊柱結構組成的影像遮蓋了腫瘤的影像。CT是發現本病的首選檢查,CT對胸椎骨軟骨瘤本身的顯示
骨膜性軟骨瘤膜性軟骨瘤是軟骨瘤的一種,發生于骨表面、骨膜下、肌腱和韌帶附著處的軟骨瘤。可見于從兒童到成人的各個年齡組,位于長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區域,好發于肱骨近端。
如骨膜性軟骨瘤無癥
右手多發性內生軟骨瘤1例為:多發性內生軟骨瘤,未查見癌細胞。
術后翻閱了不少書籍,但未見過與本病一樣的如此多發、腫物大的內生軟骨瘤,故予以報道,與同道共勉。最遺憾的是術前后彩照不慎從電腦里刪除,只留下X線照片,發表本文前與病
骨皮質旁型軟骨瘤4例臨床X線分析脛骨上段皮質旁軟骨瘤。
2.1 組織來源及病理 骨皮質旁型軟骨瘤是起源于骨膜或骨膜下結締組織的良性軟骨瘤,常侵犯骨皮質但不侵入骨髓腔,故又稱偏心性軟骨瘤或骨膜型軟骨瘤。
2.2 臨床表現 軟骨瘤病程較長,緩慢
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3例超聲觀察破壞。故經超聲或CT定期復查,以防惡變。
本病應與多發性內生軟骨瘤即軟骨營養不良(Ollier氏病)相鑒別。Ollier氏病多發生于骨干骺端的骨內,與本病的瘤體突出于骨干伸入軟組織內生長而不同,且本病有遺傳性家族史。
作者單位: 01500
骨軟骨瘤在骨科的表現和治療 骨軟骨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結構上包括骨組織和其上的軟骨帽、滑囊,屬軟骨源性。骨軟骨瘤多發生于青少年,多見于長骨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脛骨上端、肱骨上端和橈骨上端。僅有1%的單純骨軟骨瘤可惡變,多發性骨軟骨瘤及廣基底的骨軟骨瘤有明
內生軟骨瘤合并骨折早期手術治療的體會顯示骨折愈合好。
3 討論
內生軟骨瘤是手部常見腫瘤之一,其發生機制與軟骨細胞錯構有關。因為手部小關節多,關節軟骨面也較多,軟骨細胞錯構的機會也就較多。因此,內生軟骨瘤多發生在手部,其他部位較少見。
內生軟骨瘤多發生在青年,以指骨特別是近
內生軟骨瘤合并骨折早期手術治療的體會顯示骨折愈合好。
3 討論
內生軟骨瘤是手部常見腫瘤之一,其發生機制與軟骨細胞錯構有關。因為手部小關節多,關節軟骨面也較多,軟骨細胞錯構的機會也就較多。因此,內生軟骨瘤多發生在手部,其他部位較少見。
內生軟骨瘤多發生在青年,以指骨特別是近
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2例7肋,左3、5、6肋及雙下肢多處骨性贅生物。入院診斷: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在持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股骨軟骨瘤切除術。病理診斷:軟骨瘤。術后14天臨床治愈出院。術后隨訪2年無異常。 2 討論
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在臨床上較罕見,文獻報道
二十一、鼻軟骨瘤療及口服用藥即可。 鼻腔軟骨瘤經鼻前孔能暴露時,可在鼻鏡下激光切除。切割用Nd:YAG激光,石英刀頭用特殊手柄保護(自制),以增加手術切割。激光切割有多種方法:①粘膜下切割軟骨瘤;②及與粘膜同時切除軟骨瘤。 粘膜下激光切割法主要用于保護粘
肺軟骨瘤1例及文獻復習】
報告經治的肺軟骨瘤1例,復習國內1995年至今CNKI收錄的肺軟骨瘤22例報道,總結肺軟骨瘤病例特點、鑒別診斷及治療方法。提高對肺軟骨瘤的認識。
【關鍵詞】 肺軟骨瘤;治療
【中圖分類號】
腰椎附件骨軟骨瘤1例報告檢查有時難以發現腰椎附件軟骨瘤,本例僅見附件處結構較紊亂。MRI對骨皮質信號極弱或基本無圖4
信號,但能顯示腫瘤的范圍、椎管累及和脊髓受壓的程度。CT掃描能顯示腫瘤的位置、形狀、密度、內部結構、鄰近關系以及腫瘤突入椎管的情況,能直
髂骨巨大外生骨軟骨瘤向腹部生長1例報告診斷:左側髂骨巨大外生軟骨瘤。手術病理所見:左髂骨巨大腫塊12cm×10cm×8cm,質硬,向前生長。鏡下可見纖維組織層、海綿狀松質骨組織、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和鈣化。未見軟骨細胞核肥大、深染和核分裂像。
2 討論
骨軟骨瘤是最常見的良性骨腫
右側恥骨巨大骨軟骨瘤1例骨軟骨瘤。
手術和病理所見:腫塊呈不規則團塊狀,表層為纖維組織和透明軟骨,深層為松質骨和髓腔,與恥骨上支呈寬基底相連接。鏡下可見透明軟骨及松質骨,病理診斷:右側恥骨上支骨軟骨瘤(圖4)。
2 討論
骨軟骨瘤是
桃兒七內生真菌的分離及其活性產物的初步研究 [9]和南方山荷葉(diphylleia sinensis)[10]等植物中都分別分離得到了產鬼臼毒素或其類似物的內生真菌。由此可見,內生真菌有著產生和它的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成分的能力,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現象,這些都顯示出利用內生真菌培養
顱骨外生性多發性軟骨瘤1例報告cm大小,連同周圍硬化骨皮質一并切除。術后5天拆線,切口一期愈合。病理報告:軟骨瘤。隨訪1年半無復發。
討論:外生性軟骨瘤又稱骨膜軟骨瘤,皮質旁軟骨瘤,偏心性軟骨瘤等。為起源于骨膜或骨旁結締組織的良性腫瘤。多發生在手足短狀骨骨干,發生在顱骨
植物內生真菌—潛在的天然藥物新來源果 [29] 。這些都表明植物內生真菌能產生許多種具有潛在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的產物,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3 內生真菌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在內生真菌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即使用不
內生真菌或助作物選育抗逆品種在對禾本科植物內生真菌的生物學特性和進化規律研究后認識到:利用禾本科植物和內生真菌互利共生的特性,也有可能達到作物抗逆品種選育的目的。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持續支持下,王志偉課題組最近從中國本土植物中接連發現幾個禾本科植物內生真菌新種,其中
上海醫工院聚焦植物內生菌研究——相關活性代謝物研究成果漸豐黃酮的主要成分,原發現在大豆和其他植物中,有抗腫瘤活性、抗氧化作用和類雌激素作用等,在治療某些疾病和保健方面有較好作用。而研究人員的此項研究也表明,化合物④、⑤對腫瘤細胞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對腫瘤細胞A549和LoVo細胞的IC50分別為1
[卷第一百一十]目內生瘡 論曰目內生瘡者,以脾臟毒熱,熏蒸于上,郁而不散,遂令瞼內瘡生,其初患時,或癢
或痛,發歇無常,或多眵淚。間如丹砂色,于是漸有翳膜,龍木論謂不宜點藥針灸,惟宜
服瀉脾清膈之劑,蓋蕩滌本源,當如是也。
治眼內生瘡,爛赤癢畏風,決明散方
結直腸癌術后病人腸內生態營養的應用研究菌能黏附于腸上皮微絨毛的刷狀緣和黏膜層而不被腸蠕動沖走,是拮抗腸道病原微生物定植和集群生長的重要因素[9]。腸道內有益菌還具有多種生物拮抗功能,如酸性代謝產物(乙酸、乳酸、短鏈脂肪酸等)降低腸道局部pH值和產生具有廣譜抗菌作用的物質,如親
元氣化生異常 內生瘤毒致腫瘤合作用下,導致人體元氣化生異常,進而產生的一種有強烈致病性質的物質,具有隱匿性、暴戾性、擴散性、難治性等特點。瘤毒的初期階段,主要表現為暗耗正氣,瘤毒向原發病灶周圍的侵襲擴散而不易察覺;進入中后期,瘤毒沿絡脈、經脈流散,在適宜的環境下停留形
軟組織內軟骨瘤的影像與病理分析透明軟骨,軟組織軟骨瘤與軟骨脂肪血管瘤區別取決于組織學是否含有脂肪和血管。骨膜的軟骨瘤多發于趾(指)骨,附著于骨的表面,且在病變的骨干側產生骨性反應。骨化性肌炎在肢體能導致礦物質包塊,但骨化呈線狀并在病變的外周。滑膜軟骨瘤影響到腱鞘時常發
果蠅的內生短干涉RNAs碼蛋白以及移動元素的基因為目標。
果蠅的內生短干涉RNAs——之三
短干涉RNAs(siRNAs)以具有互補序列的mRNAs的解理為目標。在這項研究中,Okamura等人發現,果蠅基因組編碼內生siRNAs。這些siRNAs來自長RNA
第二節各論在髓腔內的軟骨瘤,最為常見。骨膜下(皮質旁)軟骨瘤則較少見。軟骨瘤伴發多發性血管瘤者稱馬弗西(Maffuci)綜合癥。軟骨瘤單發多見;多發較少見,并具有發生于一側上、下肢或兩側上、下肢對稱生長的特點,同時合并肢體發育畸形,又稱內生軟骨瘤病;
CT診斷骨外軟骨瘤惡變2例報告改變。術后病理:軟骨瘤惡變。
2 討論
骨外軟骨亦稱外生軟骨瘤或皮質性、骨膜性軟骨瘤,是軟骨瘤中比較少見的。它起源于骨膜或骨膜下結締組織的良性軟骨瘤,可侵犯骨皮質但并不進入骨髓。單發者較多,好發于手、足的短管狀骨,四肢長骨偶有發現,
骨外(軟組織)骨軟骨瘤X線診斷因素刺激下化生成軟骨。Smith [1] 則認為骨或軟骨附近的纖維組織發育障礙或化生并向軟骨組織分化而成。骨外軟骨瘤可因此瘤中的軟骨發生退變、鈣化以至被軟骨內化骨所代替,此時的腫瘤內既有軟骨又有骨組織,因此可將骨軟骨瘤視為骨外軟骨瘤不同的演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