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乙肝治疗存在的误区

发布日期:2014-11-07 09:53:18 浏览次数:1596

误区一:

避免与乙肝病毒感染者日常接触

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成年人即使发生急性乙肝,转变成慢性乙肝的比例也只有5%,不必过分紧张

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保护性抗体。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黏膜的破损。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广预防乙肝的策略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儿童补种和高危人群接种。我国也要求,婴儿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接种疫苗,越早越好。

误区二:

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

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已突破一亿人,其中有些是育龄女性。乙肝母亲会不会生出乙肝宝宝?

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再怀孕;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怀孕,但要加强随访。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使他们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降低。

误区三:

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许多慢性乙肝病人的梦想。

目前的确有一些药物,例如长效干扰素等,有助于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的比例,但也只能使少数患者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患者一味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是不现实的。

实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就像赢得了金牌,而能够赢得银牌也很好。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而言,这个银牌就是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消失,出现e抗体,也就是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如果实现了e抗原血清学转换,这说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患者日后发生硬化肝癌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误区四:

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往那些自称“治乙肝,几个月包好”的虚假宣传越来越没有市场。但与此同时,患者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但绝不是终身治疗。从患者的长期利益考虑,终身服药也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是有限的疗程,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实现停药。

记者 王伟 实习生 周海瑞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